-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3: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回答:(1)材料3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 .2% 5148529 56 .8% 北宋62.9% 6624296 37.l% 材料4 回答:(1)材料4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②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田”收获物归国家所有,不是劳动者所有,故应选择B。 2、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诗经》创作于春秋时期,很多主要是描述人民的生产生活场面。根据此刻判断,A、B、D错误,因为他们都属于战国时期。 3、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B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是集体耕作的方式,所以应该是奴隶制下的井田制,而非小农经济。 4、(2010年9月海南)《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B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国有的土地制度。 5.(2012 年广东高三百校联考)右侧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解析】选B。新生产工具的出现,导致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亦随之出现并发展,从而逐渐取代旧有的生产方式。据此可知答案为 B 项。 6、下列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的是 ①“田里不鬻” ②“废井田,开阡陌” ③“使黔首自实田” ④“初税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C解析:《礼记·王制》有 “田里不鬻”是指由于实行了土地王有制,西周时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使黔首自实田”是秦始皇(公元前216年)颁发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是由于秦对东方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很难掌握。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秦朝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所有权。“初税亩”是春秋时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7.(2010 年广东文综)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解析】选 C。“庄园”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说明了均田制实行后,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抑制,土地集中的现象仍然存在。 8.(2009 年广东单科)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