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鸦片战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鸦 片 战 争 谁该为鸦片战争负责? 毫无疑问,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源头,它总会引起中国人的痛楚:屈辱的时代由此开始。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联式悲歌”的? 樊美平在查阅了大量鸦片战争前的英国档案后发现,英国政府承认清政府完全有权制止鸦片走私,对清政府所采取的禁烟措施,也并不企图干预。1838年6月15日,当时的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给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训令中写道: 关于鸦片走私贸易,英国臣民破坏他们前去贸易的那个国家的法律,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此进行干预。因此,这些人由于中国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必须由那些因他们自己的行动造成该损失的人来承担。 为鸦片战争找合法依据 早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许多有识之士就一直在谴责并呼吁取缔鸦片贸易,如沙夫茨伯里伯爵就曾说过:这个国家怂恿这种罪恶的交易是极坏的,也许比怂恿奴隶贸易更歹毒。就连东印度公司鸦片代理处经理赛蒙也深有感触地说:鸦片产品摧垮了人民的健康,使其道德沦丧。 百姓要是仍旧沉湎于鸦片的话,那么夫无以训妻,主无以使仆,师无以教学子,民心将毁于一旦。面对越来越猖獗的毒品入侵,清政府内部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结合材料阅读课本说明清统治内部对待鸦片的态度。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上述说法分别反应了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 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 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给中国社会造成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蒋廷黻先生说过:“全国文武官员尽是如林则徐,中国亦不能与英国对敌”。 落后的封建主义是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的。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巧记:一割二赔三开放四协定 附件: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开辟租界,建立教堂等特权。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后,葡萄牙殖民者乘机赶走中国在澳门的官员,强迫居民向葡澳当局纳税,使澳门变成葡萄牙的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居留地。此后,澳门不仅继续充当了香港之外又一个鸦片贸易的大仓库,也成了西方掠卖华工的基地。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上海,出现了一个主权国家中少有的奇特的政治“景观”,即后来演变成“国中之国”的租界。 英国殖民者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各种各样的赔款,外加清政府巨额军费开支,达一亿多两白银,无疑都要出自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同时,鸦片战争结束后,鸦片输入仍有增无减。1841年中英谈判开始时,英方即向耆英提出开放烟禁的备忘录。耆英不敢答应,但也不敢得罪侵略者,只是说禁内不禁外,外国商船夹带鸦片与否,“中国无须过问”。(《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这种默许,使鸦片走私更加严重。 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有两个:其一,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其二,使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外国资本家为便于经济掠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这类企业当时主要有印刷、船坞、船泊修理等业。在这些企业中,多少不一的雇用了中国人。这样,中国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出现了, 当然当时产业工人的人数还很少。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那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