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试验报告4th-韩三伟-200801019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2011年 2011年4月28日 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四)结构静力综合试验 结81班 韩三伟 2008010194 同组:刘喆、邰立斌、张景硕、施正捷 实验(四)结构静力综合试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一个小比例结构模型(学生自己组装的桁架结构)试验,了解简单的结构静力试验的规划、准备,试验及数据整理、误差分析及写试验报告等过程。。 二、预习准备要求: 1、预习结构试验教材相关章节; 2、到实验室了解实验对象,了解实验室所能提供的仪器仪表及设备。 3、小组讨论定出试验方案;写出试验大纲(实验前每小组应交一份),内容至少应包括: ① 荷载值、加载位置、加载制度、画出加载装置及支座装置图; ② 测点布置图; ③ 估算的最大应变和挠度度值,据此选择仪表,提出需用仪表设备的计划。 三、实验可借用的仪器设备: l、工具箱一个; 2、加载设备一套; 3、支座一套; 4、千分表,百分表及支架若干套; 5、静态电阻应变仪,接钱箱等; 6、电阻应变片10片。 四、实验步骤: 分二个单位(半天)进行。 1、搭建安装构件及加载设备,贴片,安装仪表等准备工作(半天); 2、加载试验(半天); 3、加载和记录参见实验(一)的试验步骤和记录要求。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试验概况的描述(包括试件尺寸、加载装置及仪表布置简图,估算荷载值等)。 2、按比例绘出最大荷载下结构的挠度曲线及特征点的荷载-挠度(P-△)曲线,荷载-应力(P-σ)曲线。 3、比较实测值和理论值的区别,分析误差及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试验具体参数、荷载与贴片布置: 1、桁架基本数据: 桁架模型为三维模型、前后平面桁架相同且均为静定桁架。加桁架具体连接见图1。各杆之间的节点由球绞连接。杆材料为一级钢钢管,经量测得到钢管的基本数据如下: l=400mm D=32.1mm d=29.7mm E=2.1×105MPa 计算得 A=1.165cm2 图1 桁架模型及应变片布置图 2、加载装置设计: 加载设备为油压试验机,加载位置为跨中,侧视图如图2所示,总荷载为P,每片平面桁架所承受的荷载为P/2。 图2 加载装置侧视图 3、应变片布置 试验共使用10个应变片,其布片方式由图1所示,其中5和7、6和10号应变片前后对称;2和9号应变片左右对称;1、3号杆为连接两平面桁架的斜杆,同时也是零杆。应变片的接桥方式为单桥,通过电阻应变仪组成十个桥路,共享一个温度补偿片,由此测量荷载与应变。 千分表置于平面桁架跨中点下,具体连接方式:玻璃片粘于跨中地步连接两平面桁架的杆上,千分表至于玻璃片上,以免两侧挠度时发生滑移。由此可知千分表所测数据为跨中的挠度值。 由图可以看出,理论上,5和7号应变片的应变值相等,6和10号应变片的应变值相等,2和9号应变片的应变值相等,1和3号应变片的应变值相等,可据此调节桁架梁的位置,保证与理论计算向符合的加载状态。实际试验中,若上述值对应间不相等,说明荷载非跨中、对称布置,需要调整桁架位置再进行试加载,直到上述应变片的应变值大致相等方可开始正式加载。 七、理论计算 由于此桁架关于跨中平面空间对称,所以可只计算单平面,只是此时跨中荷载为P/2。用结力求解器求解,代码如下: 结点,1,0,0 结点,2,0.4,0 结点,3,0.8,0 结点,4,1.2,0 结点,5,1.6,0 结点,6,2,0 结点,7,2.4,0 结点,8,0.4,0.4 结点,9,0.8,0.4 结点,10,1.2,0.4 结点,11,1.6,0.4 结点,12,2,0.4 单元,1,2,1,1,0,1,1,0 单元,2,3,1,1,0,1,1,0 单元,3,4,1,1,0,1,1,0 单元,4,5,1,1,0,1,1,0 单元,5,6,1,1,0,1,1,0 单元,6,7,1,1,0,1,1,0 单元,1,8,1,1,0,1,1,0 单元,8,9,1,1,0,1,1,0 单元,9,10,1,1,0,1,1,0 单元,10,11,1,1,0,1,1,0 单元,11,12,1,1,0,1,1,0 单元,12,7,1,1,0,1,1,0 单元,2,8,1,1,0,1,1,0 单元,8,3,1,1,0,1,1,0 单元,3,9,1,1,0,1,1,0 单元,9,4,1,1,0,1,1,0 单元,4,11,1,1,0,1,1,0 单元,11,5,1,1,0,1,1,0 单元,5,12,1,1,0,1,1,0 单元,12,6,1,1,0,1,1,0 单元,4,10,1,1,0,1,1,0 结点支承,1,3,0,0,0 结点支承,7,1,0,0 结点荷载,10,1,1e4,-90 单元材料性质,1,21,2.45e7,2.92e3,0,0,-1 求得的结果(轴力图)如图3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