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 微观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 导论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稀缺性 1、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2、经济学中的稀缺不同于短缺。稀缺是相对于经济社会中的一般、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 3、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二)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第一节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经济学的定义 对人类基本问题的选择和解决涉及一个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即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构成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经济学带的萌芽阶段 (一)15世纪—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商业本位”, 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确立的时期。 (二)主要代表人物: 英国: 约翰 · 海尔斯 威廉· 斯塔福德 托马斯 · 孟 法国: 安徒 · 德 · 蒙克莱田 让 · 巴蒂斯特 · 柯尔培尔 (三)重商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第二节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展 二、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一)亚当斯密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体系最杰出的建立者。 代表作《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成熟。 (二)大卫李嘉图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三、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一)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阶段 (二)当代经济学阶段 1、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之前:凯恩斯革命时期 2、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3、20世纪60年代至今:自由放任思想复兴时期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 (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二)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的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三)在西方经济学家中,大多数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三、边际分析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四、经济模型 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与均衡分析密切相关的是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在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个别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还是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均衡分析,都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 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基本假设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三)研究对象方面 (四)主要理论方面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一)研究目的方面 (二)研究内容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更应该强调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了。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LO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