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化学与环保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过去对于废物的处理 反应停的副作用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 (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防患于未然) 治理污染的费用远大于防止污染的费用 (2)提高原子经济性; 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B.M.Trost教授首次提出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的概念。他认为高效的化学反应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成目标产物。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衡量: ? A、 H2SO4 + 2NaCl = 2HCl + Na2SO4 98 117 73 142 B、 H2 + Cl2 = 2HCl 2 71 73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73 A的原子利用率= ------------------- = 33.95% 98 + 117 73 B的原子利用率= ------------------- = 100% 2 + 71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为了衡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992年荷兰化学家Sheldon提出了环境因子的概念,其定义为: 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 H2SO4 + 2NaCl = 2HCl + Na2SO4 98 117 73 142 142 E= ------------------- = 1.94 73 几个行业的环境因子 ? 生产规模/kg E因子 石油精炼 基本化工 精细化工 制??? 药 109~1011 107~109 105~107 104~106 0.1 1~5 5~50 25~100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3)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的有毒原料、产物 危险性=危害性×暴露性 (4)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助剂; 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在印度美国联碳公司的农药厂,采用光气生产异氰酸甲酯,45T光气泄漏40分钟,32万人中毒,2500人死亡,6万人严重中毒,最后死亡人数达4000人,是世界最惨的化工事故。 I、化学危险物: “毒性无处不在,任何物质都有毒,是毒药还是良药完全取决于剂量” ----------现代医学之父 Paracelsus,1564 急性化学危险物:是一类能立即导致键康问题的化学品。 如氰化氢、“神经毒气”沙林(“GB”)和军事储备气体VX等 沙林(“GB”) 军事气体VX 典型的神经气体的分子结构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慢性化学危险物:是长期面对该物质的积累而造成的结果。 比如接触泄露的水银或铅,暂时的接触影响不大,但长期暴露在这类化合物下才能导致积累性的结果。 II、化学危险物的定量评价 化合物的毒性有多大? 毒性:通常使用的定量评价急性毒性的方法是“致命剂量50”或LD50法,一般以g物质/Kg体重为单位,代表了使动物(通常是白鼠)种群数目在一周内达到一半致死时的化合物用量。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2. 化学危险物的鉴定与评价 III、毒性物质的分类 a. 致癌物质 b. 疑似致癌物质:与致癌物质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 c. 诱变剂:能引起细菌DNA变异的物质。 d. 致畸剂:能导致畸形(出生缺陷)的物质。 e. 肿瘤促长剂 f. 腐蚀剂:能导致严重的皮肤和组织的损伤的物质。 g. 催泪剂 h. 不稳定化合物:对振动很敏感,并且能爆炸分解的物质。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5)设计安全的化学品;(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6)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 炼油厂的蒸馏塔和热交换器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7)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合成化学品(战略任务) 3. 绿色化学应用的12原理 3. 绿色化学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