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流形成原因 风生海流:流动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直至小到可以忽略,其所涉及的深度通常只为几百米 ; 温盐变化:压力场的结构形成海流。 水团 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一)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由风驱动形成的风生环流,主要表现在大洋的上层。 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常被称为热盐环流,它在大洋中下层占主导地位。热盐环流相对风生环流而言其流动是缓慢的,它是形成大洋的中下层温、盐分布特征及海洋层化结构的主要原因,具有全球大洋的空间尺度。 1 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1)赤道流系 南赤道流与北赤道流:西向,与两半球信风带对应,亦称信风流,由于赤道无风带的平均位置在 3°~10°N 之间,因此南北赤道流与赤道不对称 ; 夏季(8 月),北赤道流约在10°N 与 20°~25°N 之间,南赤道流约在 3°N 与 20°S 之间。冬季则稍偏南。 赤道逆流 :南北信风流之间 ,向东,流幅约 300~500km 。 赤道流系主要局限在表面以下到 100~300m 的上层,平均流速为0.25~0.75m/s。 高温、高盐、高水色及透明度大 ,溶解氧含量高,营养盐含量很低,浮游生物不易繁殖。 赤道潜流 :在南赤道流区赤道下方的温跃层内,有一支与赤道流方向相反自西向东的流动,称为赤道潜流或克伦威尔流)。 带状分布,厚约200m,宽约 300km,最大流速高达 1.5m/s。流轴常与温跃层一致,在大洋东部位于 50m 或更浅的深度内,在大洋西部约在 200m 或更大的深度上。 2)上层西边界流 上层西边界流是指大洋西侧沿大陆坡从低纬向高纬的海流。是北、南赤道流的延续。 太平洋:黑潮与东澳海流; 大西洋:湾流与巴西海流; 印度洋:莫桑比克流。 3)西风漂流 与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相对应的是自西向东的强盛的西风漂流,即北太平洋流、北大西洋流和南半球的南极绕极流,它们也分别是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的组成部分。 4)东边界流 大洋的东边界流有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海流、秘鲁海流,大西洋的加那利海流、本格拉海流以及印度洋的西澳海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系寒流。 与西边界流相比,它们的流幅宽广、 流速小,而且影响深度也浅。 上升流是东边界流海区的一个重要海洋水文特征。 5)极地环流 北冰洋内主要有从大西洋进入的挪威海流及一些沿岸流。 6)副热带辐聚区 在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的中间海域,流向不定,因季节变化而分别受西风漂流与赤道流的影响,一般流速甚小。 由于它在反气旋式大环流中心,表层海水辐聚下沉,称为副热带辐聚区。由于海水辐聚下沉,悬浮物质少,因此具有世界大洋中最高的水色和最大透明度,也是世界大洋中生产力最低的海区,故有“海洋沙漠”之称。 2 世界大洋上层的铅直向环流 在世界大洋表层环流之间,特别是在赤道海区,由于海水运输有南北分量,导致了海水的辐聚下沉或辐散上升运动。 3 大洋表层以下的环流 大洋表层以下的环流以经线方向为主,其分布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密度,因此仍以热盐效应起主导作用。 4 中国黄海近海海流 黄海暖流 是对马暖流在济州岛西南方伸入黄海的一个分支,它大致沿黄海槽向北流动,平均流速约10cm/s。它是黄海外海水的主要来源,具有高盐(冬季兼有高温)特征,但在北上途中逐渐变化。当它进入黄海北部时已成为余脉,再向西转折,经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时,势力已相当微弱。 黄海沿岸流 黄海沿岸流是黄海沿岸流系低盐(冬季兼低温)水流,水色混浊,流速小于25cm/s。它上接渤海沿岸流,沿山东半岛北岸东流,在成山角附近转向南或西南流,绕过成山角后大致沿40~50米等深线的走向南下,在长江口北转向东南,越过长江浅滩侵入东海,其前锋有时可达北纬30°N附近。 5 中国黄海沿海水团 沿岸水团、黄海中央水团和南黄海高盐水团是黄海最基本的3类水团。 黄海沿岸水:系指黄海沿岸约20~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入海江河淡水与海水混合,形成的辽南沿岸水、鲁北沿岸水、苏北沿岸水和西朝鲜沿岸水。这些沿岸水的共同特征是:盐度终年较低、海水混浊,透明度小,温、盐度的季节变化大,水团的水平范围夏大而冬小,但厚度是夏浅而冬深。 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其南端可进入东海。它是由进入大陆架浅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后,在当地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混合水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docx
- T_JSFPSA -001-2022_全麦面包_标准.pdf VIP
- 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特高压电力管廊盾构隧道结构施工及运营期验收评估标准》.pdf VIP
- 15、推理综合 举一反三 2024—2025学年度 小学二年级奥数 教学课件PPT.pptx VIP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matlab课件(西工大-孙蓬).pptx
- 香港上市(IPO)全流程介绍(最完整版).pdf VIP
- 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全部[整理].doc VIP
- 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图集(清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