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 工作过程 1
2 行业概况2
3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2
4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3
4.1 适用范围3
4.2 术语和定义3
4.3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填报要求4
4.4 许可排放限值4
4.5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5
4.6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5
4.7 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6
4.8 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6
4.9 合规判定方法6
5 标准实施措施及建议6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2018 年6~8 月,经过公开征集、遴选,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确定2020 年度重
点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环办便函2018 (270 )号),确定中日友好
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承担该标准编制工作。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中国炭素行业协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协作
单位,共同参与该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1.2 工作过程
(1)团队组建:2018 年8 月接受标准制定任务后,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
部环境发展中心)联合相关行业单位组建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在京举办了项目启动会,明确
了各单位主要任务及分工,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时间进度安排。
(2 )开题论证:经过前期调研工作,编制组完成了项目开题论证报告及标准初稿,2019
年7 月5 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主持召开开题论证会,审查委员会同
意通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
(3 )实地(函)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在了解国内外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水
平的基础上,2019 年 7 月,编制组分别赴四川、甘肃、山西、河北、河南、江苏、内蒙古
开展企业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实地了解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原辅料使用情况、生产设施、
产污环节、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种类及特征、污染治理设施及治理技术、环境管理台账、自行
及监督监测等情况。同时,通过调研函的形式,对相关行业主要企业开展情况调研。根据调
研情况,编制组对技术规范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4 )召开专家咨询会:8 月16 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主持召开
专家咨询会。编制组汇报了项目进展及标准征求意见稿成果,专家组对标准的编制提出了修
改意见。
(5 )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根据专家咨询会意见,编制组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编
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完善。2019 年8 月22 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组织召
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审查委员会就标准内容进行质询评议,一致通过该标准征求
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的审查,同时建议本标准名称修改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
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1
2 行业概况
石墨、碳素制品的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国家重要原材料工业,2018 年总产量
约2084 万吨,主要产品包括:石墨制品(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石墨化阴极等)、碳制品(预
焙阳极、石墨质阴极、碳电极、阴极糊、电极糊等)、特种石墨制品等。截至2018 年底,石
墨、碳素制品企业数量约300 多家,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河北、内蒙、山西、湖南、湖
北、山东、江苏、广西、甘肃、贵州、重庆、新疆、福建、云南、四川、宁夏、陕西、青海、
安徽、吉林22 个省份(市)。
碳纤维:目前全国碳纤维企业共计12 家,总设计产能约为26800 吨。2018 年国内聚丙
烯腈 (PAN )基碳纤维产量约8000 吨,较2017 年增长约2600 吨,生产实现大幅度增长。
多晶硅:截止2018 年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18 家,有效产能38.8 万吨/年,当年实际
产量25.9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7.8% 。中国多晶硅产业规模相对集中,6 家企业进入世界
前十位。
单晶硅:2015~2018 年,我国单晶硅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国内单晶硅棒生产企业
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