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华人运动生物力学期刊 3 (2010) 7-13
排球踏并跳下肢动作技术之运动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1 辜瀞仪 1 王令仪* 2 张木山
1 东华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 2 慈济大学体育教学中心
投稿日:2010/04/08 ;审查通过:2010/10/08
摘 要
前言:探讨排球踏并跳动作中,先行脚与跟随脚之运动学与动力学现象的差异,以提供教学与训练一参考之
依据。方法:以 11 名国立东华大学排球特优级选手为受试对象进行踏并跳动作,以一台 MegaSpeed 高速摄
影机(120Hz)及 AMTI 三轴测力板(1200Hz)同步撷取跳跃过程中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以相依样本 t-test
检验踏并跳先行脚与跟随脚之运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差异。结果:相较于踏并跳跟随脚,先行脚有较长的下蹲
期与制动期时间。在关节屈曲角位移方面,先行脚的膝与髋关节皆大于跟随脚;关节蹬伸角位移方面,先行
脚之踝、膝与髋关节皆大于跟随脚。动力学之结果发现,先行脚较跟随脚产生较大的标准化总冲量值,在蹬
伸期跟随脚较先行脚产生较大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亦较早,而跟随脚产生的快速肌
力指数(speed strength index, SSI)也较先行脚大。结论与建议:踏并跳是一非双边对称之动作技术,先行脚具
较慢的下蹲与制动,故牵张反射与弹性能再利用效果不大,其技术上或许是产生较大的向心收缩力量之能力
更重于牵张反射肌力与爆发力,其可藉由不具 SSC 之动作进行训练,如蹲踞跳。而跟随脚之动作则为一快速
制动蹬伸的浅蹲跳动作,牵张反射肌力与爆发力之特性对跟随脚之动作技术尤其重要,其可藉由具 SSC 之动
作进行训练,如增强式训练。
关键词:先行脚、跟随脚、关节角度、冲量、肌力
壹、 绪论 的研究中,仅针对踏并跳与并腿跳之动作进行比较,
良好的跳跃能力是排球运动中重要的动作要素, 并未清楚的说明踏并跳动作中先行脚与跟随脚分别
例如跳跃发球、跳跃杀球与拦网等动作,在运动技术 之运动特性。
上区分为助跑期、起跳期、空中期以及着地期(张木
山,1997) 。在排球运动的跳跃技术又因起跳期动作
的差异可区分为踏并跳 (step-close jump) 与并腿跳
(hop jump)(图一) 。两种跳跃技术相异之处在于,在并
腿跳动作的起跳期是以双脚同时接触地面而同时蹬
地跳起且同时离地;而踏并跳动作却是先有先行脚 双脚同时 双脚同时 先行脚 跟随脚 双脚同时
(lead leg)接触地面,而另一跟随脚(trail leg)才跟进踏 着地 离地 着地 着地 离地
并,最后两脚才同时蹬地跳起再同时离地 (Coutts, 并腿跳动作 踏并跳动作
1982) 。由此可知,踏并跳的动作在着地期并非一双 图一、并腿跳动作与踏并跳动作
边对称的动作型态,在观察国内 97 学年度大专排球
男子与女子组特优级预赛中发现,其选手皆使用踏并 跳 跃 动 作 效 益 是 以 肌 肉 的 牵 张 - 收 缩 循 环
跳的方式进行攻击,而过去关于排球跳跃动作踏并跳 (stretch-shortening-cycle, SSC)为其基础原理,亦是跳
*通讯作者:王令仪 Email: tennis01@ndhu.edu.tw 跃动作中重要的生物力学要素,其为人体在活动时,
地址:东华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台湾(970)花莲市华西路 123 肌肉先有一预先伸张(pre-stretch)的离心收缩之后立
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