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亮眼看世界 争做快乐小公民
--大班幼儿德育品质培养的研究
摘要:以生态理论为导向,开展“争做国际小公民”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培养起来的,因此,在社会范围内不仅要大力推广普及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将其贯穿在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中,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变革和吸收,在传承和延续优良礼文化的基础上,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出游活动中塑造具有文化内涵和道德规范的高素质公民。因此,要深入贯彻《指南》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德育品质 习惯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有五千年的 文明史,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
习惯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培养起来的,因此,在社会范围内不仅要大力推广普及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将其贯穿在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中,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变革和吸收,在传承和延续优良礼文化的基础上,组织幼儿积极参与礼仪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仪式、典礼、礼俗活动中塑造具有文化内涵和道德规范的高素质公民。
现在,虽然我园有73%的幼儿来自流动人口子女,但他们同样独生子女占多数,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变成了溺爱,许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礼貌,不知道尊老爱幼,垃圾随便扔,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在父母祖辈的包办代替中畸形地生长着,所以到了幼儿园,陋习便一一表现出来,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便随便拿,而且感觉是理所因当,因为在家里不需要经过家长同意,随便拿。去做客,因为年纪小又都是朋友或亲戚所以就不会太在意孩子的这一举动。不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食物咬一口就丢掉,别人种着的小花小草,看着好看就摘下来,这种因礼仪素养、生活习惯的欠缺而使得幼儿的智力开发、个性形成受到影响。
同时,2-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个性养成的关键期。《指南》中指出:“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指南》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我们根据幼儿好游戏,喜欢自己去尝试等心理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确定了“争做国际小公民”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概念的界定:
1.大班幼儿:幼儿园年龄在5-6岁的幼儿。
2.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 行为和 习惯的总称。综合 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1.习惯是自动化的 行为方式;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 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 思维的、 情感的内容;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 积极和 消极的双重作用。
3. 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 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三、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社交习惯。
2.扩大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树立讲文明懂礼貌的意志。
3.通过“争做国际小公民”的活动,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提高教师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4.提高家长对品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延续。
四.实施原则:
1.榜样原则:孩子们正处于一个模仿期,对于好与坏不容易区分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正是一个塑形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榜样,对孩子今后的行为习惯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坚持性原则: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一学就会,说明一个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活动中教师、家长要树立好的行为习惯的榜样,促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