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经辨证专业知识讲座
2
六经辨证概要
1、什么是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由东汉·张仲景在《素问· 热论》的基础上,根据外感病的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总结而创立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3
六经辨证概要
1、什么是六经辨证?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4
六经辨证概要
2、六经病症的病理本质
六经辨证中,贯穿着八纲辨证的精神。 以阴阳为总纲分为两大类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合称为三阳病证,病理本质为热、实;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合称为三阴病证。病理本质为寒、虚。
5
六经辨证概要
3、六经病证的病理变化特点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等外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入里,进而传至脏腑。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六经辨证应用于外感时病,也可内伤杂病。
6
4、六经辨证系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穿
“辨××病脉证并治”
病:疾病
证:证候
症:症状
六经辨证概要
(脉)
7
4、六经辨证系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穿
辨病:六经提纲条文
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辨证:如太阳病中,分为中风、伤寒之证。
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再根据具体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体质等不同,分列了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等。
辨症:如太阳腑证中“小便利与不利”辨太阳蓄血与太阳蓄水证。
六经辨证概要
8
一、太阳病证
1、太阳的生理特点
2、太阳病的证候类型
太阳经脉—主表;循行于颈项;
统摄营卫
太阳腑膀胱—贮藏、气化水液
太阳病
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证
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水证
9
(一)太阳经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经证为伤寒的初起阶段。
2、病机: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太阳经气不利。
3、证候表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证候分析:
寒伤卫阳——恶寒。
经气不利——头项强痛。
正气抗邪——脉浮。
10
(1)太阳中风证
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外感表虚证)。
证候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自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证候分析:
卫阳浮外抗邪——发热。
风性开泄——汗出、恶风、脉浮缓。
肺胃失宣降——鼻鸣,干呕。
审证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11
(2)太阳伤寒证
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的证候(伤寒表实证)。
证候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伤卫阳——恶寒。
卫阳抗邪——发热。
经气阻滞——头项强痛,身体疼痛。
肌腠致密——无汗而喘。
寒邪束表——脉浮紧。
审证要点: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
12
(二)太阳腑证
概念:太阳经证不解,内传入膀胱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可分为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
13
1、太阳蓄水证
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行,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证候分析:
经证不解——发热,恶寒,脉浮。
邪与水结——小腹满,小便不利。
气不化津——口渴欲饮。
水停胃中——饮水即吐。
审证要点:太阳经证+小腹满、小便不利。
14
2、太阳蓄血证
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证候分析:
瘀热互结——少腹急结,或硬满。
瘀热扰神——如狂、发狂,善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