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解决仪式的象征之维-社会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评维克多·特纳的《象征之林》 曾令健   《———》· (Victor Turner), 《: 》 。、, 、、、 。,、。 , 、、, ① 、、、。 20 20 , (“—”, )。 , “”、“” 。 ·(Arnold van Gennep) ② “”“”·(Kurt Lewin)“  笔者的彝族朋友俄则比古就其民族仪式、习俗等提供了宝贵信息、意见, 对可能的比 * 分析帮助甚大;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就本文举办内部学术沙龙, 对写作有重要影 响, 在此特别致谢。 ① 有必要指出, 该书所讨论的纠纷系广义的纠纷, 既包括特定主体间财产、人身关系纠纷, 也包括集团、社群间利益纷争(甚至及于情感层面的紧张、冲突等)。严格意义上讲, 该书 的特定目的以及行文对后者给予了更多关注。但笔者意识到, 机械地剥离、分割其讨论 对象没有必要, 更无可能。为更全面地、理性地解读该文本, 纵然缘于专业偏好有关注前 类纠纷的倾向, 也仅仅适度而已。事实上, 从更高层面考察纠纷、纠纷解决及相关问题也 是极富价值和必要的。 ② 库尔特·卢因, 或译作“库尔特·勒温”, 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 原系德籍犹太人, 后 入美国籍。他对群体动力学及行动研究有杰出贡献, 其著名理论乃力场分析法以及力场 分析图。 215 社会学研究  2008.4 ① ”。 “”,“”; , “”———、、 ———,“”。, (,2006:91-110;, 1992:30-34; ,2003:408-409;,2004:37-64)。“ ”、“”, 。 “”(——) ,, ()、、、, ,。 ,《》(F 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2006:268-285)。 “”。 :、 、,、、 ,、。 , (), 、。② 、、: “”, “”“” ① 有学者从概念本身的宗流、承继出发, 认为特纳的“社会戏剧”、“公共域”概念在学术渊源 上部分来自范根内普的“过渡仪式”, 详见王建民(2006)。确实如此, 特纳的作品对此有 所提及。但概念的承继与运用分属事物不同层面, 本文更多关注后者。 ② 目前, 中国法学界中也有 一些强调跨学科研究、多元研究进路的学术范例, 如徐昕 (2005), 作为一本以纠纷解决机制为研究背景的学术著作, 该书不仅成功地运用跨学科 以及多元分析方法完成对论题的探讨, 还系统地论及研究进路、多元方法等问题。 216 书 评 。, ,“” “”,。 , 。 ,。 ① “” , :; ;、(,2006:20 -23)。, :、 、(, 2006:27-32)。 “”(“”、“”) (:2006:28)。,, 、、 “”,。 (、 ,), 。 , 、 、, “”。、 ,,“ ……、、、 、、…… ”(,2006:48-49)。, (, 2006:54- 55、102-104、187-188、203、361、393-395)。: ① “恩坎加”仪式即 一种女孩青春期仪式, 通过仪式宣告女孩成人是其最直接的目的, 基本 上可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