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外交关系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外交机关及外交人员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第一节:概述 一、外交关系 二、外交关系法 一、外交关系的概念及种类 广义的“外交关系”,指一国通过各种形式外交活动与他国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狭义的“外交关系”,指一国通过遣使的方式与他国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外交关系的种类有: 1、完全外交关系、正式外交关系; 2、不完全外交关系、半外交关系; 3、非正式外交关系; 4、国民外交关系。 二、外交关系法 外交关系法,指调整外交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规章、制度的总体。 19世纪前,外交关系法为国际习惯法。 19世纪后,开始了外交关系法的编纂。 1815年《维也纳议定书》、1818年《亚琛议定书》开始了对外交关系法的编纂。 1928年《哈瓦那外交官公约》尝试了对外交关系法的全面编纂,但其影响力有限。 1961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制定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成为当今调整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为该公约缔约国。 2、曾提出两项保留: 其一,对教廷使节提出了保留; 其二,对行政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享有特权与豁免提出了保留。 第二节:外交机关及外交人员 一、外交机关体系 二、使馆的设立及职权 三、使馆人员的构成 四、使馆的等级 五、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一、外交机关体系 外交机关体系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国内中央外交机关——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外交部。 其二,驻国外之外交机关——包括常设外交机关和临时外交机关。 常设包括:使馆、使团。 临时指“特别使团”。 二、使馆的设立及职权 互设使馆是双方建交的象征。 使馆的设立由建交条约确定。 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具有下列职务: 1、代表; 2、保护; 3、交涉; 4、调查与报告; 5、促进。 另,使馆也可承担领事职务;经东道国同意,还可以代为保护第三国利益。 三、使馆人员的构成 使馆人员包括: (一)外交职员 (二)行政技术人员 (三)服务人员 使馆中的“使节”,指馆长。 使馆中的“外交代表”、“外交官”、“外交人员”,指外交职员。 (一)外交职员 外交职员,指具有外交官官衔,享有全部特权与豁免的人员。 包括: 1、馆长; 2、参赞; 3、武官; 4、一、二、三等秘书; 5、随员。 (二)行政技术人员 行政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员、工程师、译电员、速记员等。 “使馆主事”属于“行政技术人员”的范畴。 (三)服务人员 服务人员,指使馆中操办杂务的人员。 包括:厨师、驾驶员、修理工、花匠、门房等。 使馆中还存在一种“私人仆役”,即高级外交官所聘的保姆。 四、馆长的等级 在《公约》下,馆长等级有大使、公使、代办三级。 注意三点: 1、馆长三个等级属于礼仪上的差异,其职务及特权没有任何差异。 2、两国建何等级的使馆,由双方商定。 3、临时代办不是馆长的一个等级。 五、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1、馆长、武官的派遣须事先征求东道国的意见。 2、使馆其他人员派遣无须征求意见,但东道国可以拒发入境签证的方式予以拒绝。 3、使馆人员在任职期间,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东道国有关当局可以随时地、不具解释地宣告使馆中的外交职员为“不受欢迎的人”,使馆的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的人”,限期要求其离境。 4、馆长到任以递交国书,或向东道国外交部送交委任书为标志。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及依据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三、外交职员的特权与豁免 四、特权与豁免的适用范围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及依据 (一)概念 外交特权,指使馆及其人员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特别权利及优惠待遇。 豁免,指使馆及其人员免受东道国之管辖。 (二)依据 1、代表性说; 2、职务需要说; 3、治外法权说。 《公约》主要采纳了职务需要说,同时兼顾了代表性说。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二)使馆的档案文件不可侵犯; (三)通讯自由; (四)捐税、关税的豁免; (五)悬挂国旗、国徽的自由。 (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馆舍,指供使馆工作之用的建筑物及附属土地,还包括馆长寓所在内。 不可侵犯有三重涵义: 1、未经馆长许可不得进入; 2、采取恰当措施保障使馆的安全; 3、使馆的馆舍、设备、财产、交通工具不受东道国的一切司法措施。 (二)使馆档案文件不可侵犯 档案文件,指标明为使馆所有的一切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材料。 不可侵犯,指不可开拆、不可扣押、不可损毁。 今天,还包含“不可电子扫描”。 (三)通讯自由 1、使馆可以使用一切适当的通讯方式而不受干涉。但未经东道国许可,不得擅自使用无线电发报装置。 2、来往公文不得侵犯。 3、外交信使人身不可侵犯。 4、外交邮袋不可侵犯。 (四)捐税、关税的豁免 1、使馆的房屋、土地免纳一切捐税; 2、使馆办公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