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摘 要: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新理念,如校本课程、课程统整、弹性课程、重视多元文化及去中心化等,都与后现代思潮中的某些理念相吻合。这从一定意义上也揭示了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本次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后现代课程的主要观点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概括,将它与我国的本次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分析了它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在本文的最后也提出了我们对后现代课程也要批判性的继承。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课堂
谈到后现代,许多人的感觉是解构、否定、虚无、混乱、矛盾、摧毁、不可理喻,视之为悬拟的异域,所以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避而远之。我们认为,这种对后现代的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它遮蔽了后现代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对后现代在课程研究领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介绍,建立妥当的理解,既不回避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偏颇之处,也充分展示其积极的、建设性的内涵,倾听其倡导在课程与教学领域重视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
尽管后现代主义并未有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完整框架,尽管后现代主义有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庸俗的后现代主义等派别。但总体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拥有自己的共同立场,其本质特征是反二元论、反实质化、去中心和反整体性,倡导不确定内在性,对科学和技术理性进行质疑。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如斯拉特瑞的《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等。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它不再象泰勒原理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对课程本身来说,不仅是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是注重理解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
对后现代课程观的认识
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形成的课程范式。它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皮纳发起的课程概念重建运动,它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包括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尤其对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价值观念来理解课程的本质并建构起新的课程概念体系。这一课程观强调研究范式的差异性,追求多元的方法论基础,在课程模式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虽然这种理论都倾向于建构新的课程典范来摆脱现代主义课程带来的弊端,但由于各个学派其哲学观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其具体观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具代表性。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的“4R”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据此,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是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稳定的知识体系,所有课程参与者都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实施应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指那些关心在后现代状态下,如何构建一种新的课程,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带来的弊端的理论和观点。随着后现代状况的来临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后现代课程观。
这些课程理论都着重关注在后现代状况下,如何建构一种新的课程典范,来摆脱现代主义课程带来的弊端。但它们的哲学思路和具体观点却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斯拉特瑞的从理论研究到课堂实践、高夫:转变课程的生态理念、约翰.米勒:整体课程。本节主要会对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进行阐述,因为他对我国的教育思想的启示更多,也更易理解。
布洛克竭力反对现代课程的控制观,他主张,课程不是一个与“被找到”或在某条路线“找到自己”有关的问题,也不是一种运动—沿着一条由别人所规定的路线向前走。它应该被理解成是一种机会,一种迷失的机会。
斯拉特瑞是派纳的学生,其代表作是于1995年出版的《后现代课程的发展》。他提出从动态的过程的角度理解课程,主张加强联系的观点,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个人经验与主体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机会。教育者必须重新构想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要致力于寻找、承认和尊重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种声音、每一个人。教师和行政人员天然的权力地位应该让位于彼此的对话、协商和交往,以合作的学习、平等的对话取代场所的管理、权威的评价,将自我的概念真正融合到意识的新领域中去,使教师和学生能进行移情的关心的、整体的和自由的实践。
高夫是国际知名的课程学家,他批判了传统课程与教学不强调整体性的观点,认为其设计、组织、实施等方方面面实际上都潜在地贯穿了一种原子论的世界观。课程被精细地分门别类,教学有精确的时间安排表,学生跟从专门的教师在专门的教室里学习各门不同的科目。这代表并产生了一种分割的世界观。与此相反,他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生态性。
约翰·米勒提出了整体教育旨在加强教育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