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球的环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11-9 滑坡立体图 泥石流 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①地势陡峻,流域面积大,山高沟深;②有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③在短时间内有充沛的水量。特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后的暴雨,都是触发泥石流的重要条件。在冰川发育区和积雪区,泥石流的爆发还与气候突然增温或雪崩有关。泥石流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一般大于15%,最多时可达80%;容重常大于1.3 t/m3,最大时可达2.3 t/m3。泥石流的流速通常为5~7m/s,极快时可达70~80m/s。由于泥石流容重大、流速快,因此不仅有极其强大的搬运能力,而且其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极为迅速。泥石流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经常冲毁耕地、破坏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乡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面沉降 是指主要在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岩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地质现象。通常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流体(地下水、天然气和石油等)以及地面建筑物负荷过重引起的。土体或岩体中流体的释出,使岩、土体的浮托力丧失或减小,岩、土体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隙受压缩而变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地面沉降。它具有形成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是一种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 地面 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根据塌陷区是否有岩溶发育,可分为岩溶地面塌陷和非岩溶地面塌陷。前者发育在隐伏岩溶地区;后者根据塌陷区岩、土体的性质又可分为黄土塌陷、火山熔岩塌陷和冻土塌陷等类型。塌陷使大量的建筑物变形、倒塌、道路坍塌、田地毁坏、水井干枯、风景点破坏等。不合理的或强度过大的人类活动都有可能诱发和导致地面塌陷,这些活动主要有:矿区地下采空、地下工程排水、过量抽采地下水、人工蓄水、加载、振动及地表渗水等。 土壤流失 是指土壤或土体在水力、风力和重力作用下被冲刷、剥蚀和吹失的现象,其中以水的侵蚀(即水土流失)最为显著。土壤流失的损失不只是对耕地而已。土壤流失还造成大量的泥沙在小溪、河流、运河或者水库中淤积起来,影响航运、灌溉,减少发电量,使水库过早降低效益甚至报废,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土壤流失还会促使生态系统恶化,如土壤层变薄、肥力降低、含水量减少、热量状况变劣等,逐步失去生长植物、保蓄水分的能力,从而影响调节气候、水分循环等功能。要防治土壤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必须扭转重工程轻生物、重治沟轻治坡、重治下游忽视上游的不良倾向。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沟坡兼治、上下游兼治的方针,按流域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践证明,造林种草、建设植被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优先措施。 沙漠化 是指原来的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改变过程。世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据统计,地球上每年有600万hm2的土地变为沙漠,即每分钟就有10 hm2的土地被沙漠吞噬。沙漠化的防治,首先必须控制人口增加,特别要把重点放在降水较少的地区;其次,使牲畜头数的密度与土地载畜能力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再次,迅速制止不明智的采伐柴薪,要发展其他燃料或者利用太阳能。同时,要以人工和自然途径恢复植被,人工种植抗旱的灌木丛和乔木。 三、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约60多种,其平均含量和地壳中化学元素平均含量有明显相关性,表明人体的组成与地球化学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构成人体生命的元素可分为3类:①生命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元素,由氧、碳、氢、钾、钠、钙、镁、氮、硫、磷、氯等11种元素组成,占人体元素含量的9995%;② 生命所必需但稍为过量或缺少就有害的微量元素,如钼、铁、锌、铜、碘、氟、锡等;③生命不需要但易被人体吸收的有害元素,如镉、汞、铅、铀等。 图11-10 人体血液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微量元素保持适当浓度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但如果缺乏或过量又会引起疾病或死亡。如缺铁会引起贫血,但铁含量过多,则会引起急性铁中毒、呕吐、胃肠道出血,甚至死亡。有害元素如砷、汞、铅、钡等,当它们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体中某种微量元素或有害元素的多少,与饮水、食物及空气中的元素有关,而它们又与地壳表层岩石及土壤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病的发生、发展明显地受自然地球化学环境的控制,具有强烈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现已查明,有20多种地方病是由于原生地质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不足而失调所造成的。黑龙江、陕西等省流行的克山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的地方性心肌病,主要发生在山区吃当地自产粮的农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