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煤化作用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 当泥炭或腐泥被泥砂等沉积物覆盖后,在上覆沉积物的静压力作用下,泥炭、腐泥逐渐失水、压实、固结,挥发分相对减少,含炭量相对增高,泥炭和腐泥分别逐渐转变成褐煤和腐泥褐煤。这一作用过程称为煤的成岩阶段。 变质作用阶段 当褐煤层沉降到更深处时,受到继续升高的温度和不断增大的压力的作用,褐煤的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光泽增强、挥发分减少、含炭量增高等,结果褐煤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这一变化过程就是煤的变质作用阶段。 (三)煤炭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 估计全世界煤炭至少还可以开采二三百年。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很广泛,遍及各大洲许多地区,但又不均衡。总的来说,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原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煤炭资源最丰富,合计约占世界资源量83%以上。 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截至1983年底,我国已探明储量为7400多亿吨,其中可采储量达1600多亿吨。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贵州、宁夏、安徽等省区,其中以山西和内蒙古最多,两者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60%。 二、石油和天然气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概念 为成分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一般是黑绿色、棕色、黑色或浅黄色的油脂状液体。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0.75~0.98 之间。 颜色愈深相对密度愈大,相对密度大于0.9的称为重质油;反之,颜色浅、相对密度小于0.9的称为轻质油。 天然气 指储集在地下岩石空隙中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其基本组成是甲烷,其次乙烷、丙烷、丁烷等,还有少量液态烃类及微量非烃类组分如N2、CO2、H2S等。 天然气无色无味,但含一定量的H2S时会有臭味,相对密度在0.6~1.5之间。天然气易溶于石油中(高温高压下一吨石油可溶解数十至数百立方米天然气)。 (二)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有无机成因说和有机成因说。 但目前有机成因说已被广泛承认,即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由大量有机质转化而来的。 一切有机质包括高等植物在内均可作为石油的原始物质。有机质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都可转化为石油的物质成分。 石油与天然气形成的地质条件: ①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来源; ②有利的还原环境; ③促使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的影响及细菌作用等。 油气的形成实际上是去氧、加氢、富碳的一种化学过程,因此温度和压力是重要因素。,当温度、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50~150℃,30~70MPa或深度1.5km以上)时,就有大量烃类物质产生。 (三)油气藏的形成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的对象。油气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条件可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6个字。 (1)生油气层 富含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沉积的岩层,主要有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两种。生油气层可为海相,也可为陆相。 (2)储油气层 既能储存油气、又能输出油气的岩石。具有良好空隙度和渗透率,通常由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及裂隙发育的页岩、火山岩及变质岩构成储油气层。 (3)盖层 指覆盖于储油气层之上、渗透性差、油气不易穿过的岩层。它起着遮挡作用,以防止油气外逸。页岩、泥岩和蒸发岩等是常见的盖层。 (4)圈闭 聚集油气的场所称为圈闭。如背斜、穹窿和断层与单斜岩层构成的圈闭等。 (5)运移 指油气在生油气层中形成由于压力作用、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等进入到有孔隙的储油气层中。 (6)保存 已形成的油气藏在适宜条件下才能保存至今。 (四)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前景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具一定规律性。从地形上看,油气田大都分布在较低洼的地区,如山脉两侧的山前盆地、滨海和近海大陆架以及大陆内盆地等。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地区上的极不均匀。石油最丰富的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海湾国家。天然气最丰富的是原苏联、伊朗和美国。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产油气。 油气储量: 一般指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即探明可采储量减去采出量。因此,研究油气储、产形势和资源前景对制定能源政策有重要意义。。 1950-1990年石油储、产形势简表 产量据“Oil Gas Journal”,储量据“World Oil”,引自陈荣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1994。 1950~1970年石油产量每10年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