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海员心理辅导.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海员心理辅导 第一节 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一、什么是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自助的活动。 (一)心理辅导提供的是一种心理帮助————与其他咨询活动的重要区别 1、心理辅导关注的是来访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者困扰; 2、心理辅导处理的是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内容。-——非具体事务 第一节 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一、什么是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自助的活动。 (二)心理辅导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 心理健康连续谱 —————————————————— 正常人 心理障碍程度 变态 一、什么是心理辅导 (二)心理辅导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 1、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为难题或者困扰都是正常的。 2、心理辅导遵循的是“无病假设”,辅导对象中没有病人 一、什么是心理辅导 (三)心理辅导是一个辅导关系发展的过程 辅导关系: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真诚、信赖、尊重的辅导关系是辅导赖以进行和产生效果的背景和条件。 (四)心理辅导是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 二、什么不是心理辅导 二、什么不是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生活咨询 心理辅导≠社交谈话 心理辅导≠逻辑分析 心理辅导≠交朋觅友 心理辅导≠安慰他人 心理辅导≠替人除难 心理辅导≠政治说教 二、什么不是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基本一致:目标,过程,方法,职业准则具有一致性; 相对区别:服务对象; 助人者; 服务机构; 历史渊源: 二、什么不是心理辅导 (一)只在表层探讨不是辅导性谈话 心理辅导中的谈话具有个人化、深入化、过程化三个特点。 (二)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是辅导的唯一目标——助人自助是更重要的目标 (三)不尊重来访者,忽视来访者的觉悟和能力不是辅导态度 (四)来访者缺乏自身的领悟难以达成真正改变。 第二节 海员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 一、海员心理辅导的特殊性 1、海员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 2、海员心理辅导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 海员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 经典辅导理论 如精神分析理论、理性情绪疗法等 特殊辅导理论 如家庭治疗理论、小组治疗理论等 20世纪后叶以来,出现了一些“后现代”辅导理论 如焦点治疗、叙事治疗等 一、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创始人。 弗洛伊德的地位 对弗洛伊德的印象--单纯 (一)弗洛伊德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观点:消极、人生的目标其实就是死亡、潜意识决定一切,追求快乐与避免痛苦的行为原则。 本人观点:求生与求死本能的平衡,也强调理性的力量。 (二) 基本概念 1、心理活动的动力:心理能量(力比多) 2、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人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个体不能知觉的的精神生活。 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冲动与压抑。 潜意识一方面在掩饰,另一方面又在暴露。 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 3、人格的结构 本我 --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自我的三个主人? 4、人格的发展: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幼年的经历决定的…” 5、神经症与焦虑 神经症:自我与幼稚的性本能的对峙状态 焦虑:一种紧张状态,来自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冲突 (1)现实性焦虑 (2)神经质焦虑 (3)道德性焦虑 6、自我防卫机制 (1)否定与置换 (2)隐抑与压抑 (3)仪式或消除 (4)自居与投射 (5)补偿与升华 6、自我防卫机制 (6)合理化与酸葡萄 (7)反向形成 (8)退化 (9)幻想与理想化 (10)转化或躯体化 (三) 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1、目标:潜意识-意识 2、辅导者的角色——中立 3、技术P261 (1)结构化 (2)自由联想 (3)解释 (4)梦析 (5)阻抗 (6)移情 案例 P262 二、 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人格理论和治疗系统是由阿德勒创建的。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和童年身体疾病对其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与弗洛伊德共事8~10年后,因在性本能理论方面的明显分歧,阿德勒与其分道扬镳。1992年,阿德勒辞去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另创学派——个体心理学。之后,阿德勒陆续建立了儿童指导中心、集体和家庭治疗,将这一学派的理论应用于实践。1937年阿德勒逝世后,鲁道夫·德克兹将阿德勒心理学传播到了美国,并将阿德勒理论原理应用于教育、个体和团体治疗以及家庭咨询。 二、 阿德勒疗法 (一)阿德勒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 社会决定论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