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编 第四章 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 第一节 文教政策 第二节 官学制度 第三节 私学制度 第四节 书院制度 第五节 历代选士制度 第一节、文教政策 一、秦朝奉行法家教育思想及维护集权统一的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 、”行同伦”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所谓“书同文”,就是进行文字的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 所谓“行同伦”,就是融合各民族各地风俗,规范道德行为的标准。 文字的统一: 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古代的一种字体)——六国文字(古文、蝌蚪文)——秦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二)以法为教 李斯: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唯一允许的就是法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的官吏来担任,单纯地实行法教,并且以执法的官吏为师 实行合法律、教师、官吏为一体的“吏师制度”。 (三)颁 “挟书令”、“禁私学以吏为师”导致“焚书坑儒” “燔诗书而明法令” 是法家的一贯主张。 燔 fán ⒈焚烧:~烧。 诗书 儒家的书籍,以《诗经》,《尚书》为代表。 燔诗书而明法令 就是:焚烧儒家的书籍,明确法令。 当时商鞅变法,放弃儒家的以仁治国的思想,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管治国家,有功者重赏,有过者则重罚。 “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这项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藏书的规定。除博士官所藏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民间所藏诗书、百家经典皆烧毁;有敢谈论者皆获罪。(前212.460) 第二,关于办学的规定。按照“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方针,由政府统一实施法治教育,其它私学一律取消 。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颁布了“挟书令”,并禁止私学;士人求学,以吏为师,由政府统一地实行法治教育。 政策的实行让儒法矛盾更加尖锐,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1年)爆发了坑杀460余儒生的事件。 二、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儒学代表人物,被称为“汉代孔子”。他在《贤良对策》中的三条建议是: 1、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译文: 《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怎样遵守。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 2、兴太学以养士。“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使诸列侯、郡守、二千旦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汉武帝推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实际上是董仲舒思想的具体化。董仲舒的对策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依据。 为了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汉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①专置五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年)专置五经博士,把原先诸子百家几十个博士全部罢免。 五经博士是一种官名,职责是通古今,备咨询,无实际职责。 熹平石经 3、魏晋玄学兴起,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多元化 4、隋唐“尊崇儒术”,兼重佛道 5、两宋的“重文治”和元代的“遵用汉法” 宋代的统治策略从重视“武功”改变为重视“文治”,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为“理学”——宋明时期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宋代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周敦颐、张在、程颐、程颢、朱熹等。朱熹集其大成,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元、明、清各代均崇奉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文教政策的主要依据。 元代“遵用汉法”,理学成为元代统治者的“治国安民”之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6、明清时期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第二节 官学制度 历代官学一般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 1、中央官学 (一)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的创立——两汉时期的中央官学 元朔五年(前124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