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次中东(巴勒斯坦)战争 概况: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后,犹太民族委员会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次日晨,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外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向以色列进攻,逼近以“临时首都”特拉维夫。以色列武装力量紧急扩军,发展到10万人,展开反攻与进攻。阿方由于内部矛盾最后战败,于1949年2月至7月分别同以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夺取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96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三、四次中东战争简况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占优,掌握主动权;但他们有分歧,行动不一致,分散了力量。 第二阶段:以色列增强了力量,战术运用得当,占据主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 结果和影响: 1、结果: (1)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国家。 (2)巴勒斯坦的土地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瓜分。(其中以色列占耶路撒冷西部、巴北部地区、约旦河西岸边缘地带、加沙地带共计44%的领土) 2、影响: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隐患。 第二次中东(苏伊士运河)战争 概况: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向埃及发动联合进攻。以色列出动4.5万名侵略军,分四路侵入西奈半岛,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英、法两国为进行战争动员了16万兵力,并出动了各型舰艇100余艘、飞机200余架袭击埃海、空军基地,占领了埃及的塞德港和富阿德港。埃及在只有15万兵力的劣势情况下,军民联合作战,对入侵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美苏对英法表示不满,在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英、法、以于6日起被迫相继宣布停火,随后从埃及领土撤离。 ???????????????????????????????????????????????????????????????????????????????????????????????????????????????? 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 军事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以军总参谋长达扬将军(前排右),及后来曾任以国防部长的沙龙(前排左) 正冒着枪火躬身前进的英军士兵,夺下了这座村庄 英国军队在塞得港进入阵地,附近一幢楼房在燃烧 原因: 1、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与英法产生冲突。 2、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 影响: 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殖民残余,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2、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美苏开始“填补真空”。 第三次中东(六日)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超级大国的支持和怂恿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出动25万兵力,1000辆坦克,300架飞机,从空中和地面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国发起突然袭击。埃叙约三国共拥有兵力33万,武器装备的数量也占优势,但由于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反击受挫。10日起,埃、叙、约先后被迫同意停火。战争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包括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在内的6.5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领土,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兵(1967年) 1、背景 (2)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成为以色列的 心腹之患 (1)阿以矛盾发展,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威胁以色列 (3)美苏超级大国的卷入(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4) 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石油成为争夺热点 2、经过 时间 交战国 1967年6月5日——6月11日 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3、结果 以色列占领埃及和叙利亚大片领土 第四次中东(十月)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为了解放在“六日战争”中被夺占的土地突然发起进攻。当时埃及出去了200多架飞机,集中2000门火炮,向西奈半岛的以军阵地发起迅猛攻击,一举突破“巴列夫防线”。叙军也收复了部分失地。不久,以色列军发动反击,先打败叙军,又移师突入运河西岸,包围埃及的一个军团。这样,战场主动权被以色列夺回。10月下旬,三国接受联合国有关停火决议,战争结束。 埃及空军 受损的以军“百人队长’坦克 1、经过 时间 交战国 1973年10月6日——10月日24 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2、结果 埃、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战 连年战争的后果: 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搂着儿子坐在一片废墟中 1993年,以色列-巴解组织和平协定签字时的拉宾、克林顿和阿拉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