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伪低碳现象
PAGE
PAGE 1
———————————————————————————————— 作者:
———————————————————————————————— 日期:
PAGE
PAGE 1
浅谈中国伪低碳现象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一夜风行,“低碳经济”光芒万丈。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但与此同时,近年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继兴起,概念丛生,口号泛滥。
??在大多数人对什么是低碳经济都还稀里糊涂之时,尤其要防止刮低碳风,要走出“伪低碳”的误区。不能对其狭义化、笼统化、标语口号化,更不能在对低碳经济缺乏研究的情况下就一哄而上。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准备启动低碳经济。他们纷纷委托国家级能源研究机构,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一副拉开架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宏伟”场面,就要展示在世人面前了。曾几何时,各地兴起一股发展多晶硅和风电热潮。许多地方启动了太阳能和风电项目,其结果是造成严重过剩,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务院宣布开始进行重点整顿。而时下,在一些高碳领域,如房地产业,有的项目一夜之间就打出了低碳地产的营销旗号,其实,房地产业的低碳技术目前还尚未成熟和普及,这种行为不过是一种营销噱头而己,是不折不扣的“伪低碳”或借碳作秀。
? 正是为了给强劲的低碳之风降降温,国家发改委才出台了指导意见。发改委一位官员说,其实搞低碳经济并不容易,更不是一哄而上继续搞太阳能、风电项目。目前低碳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搞?都还需要认真研究。因为如果一个地方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求它到2020年的时候,当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这个地方的招商引资、新上项目,无论是房地产、化工、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需要使用目前最先进,同时也可能是最昂贵的节能设备。
伪低碳的典型现象
“ 低碳建筑”势必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市场上 节能环保型项目还在示范阶段, 市场份额很少,开发商开发 低碳地产主要基于市场竞争的 差异化战略。一位地产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针对突然出现的大批“ 低碳地产”,揭露了一些典型的“伪低碳”现象:
1. 所有 精装修地产被归类到低碳名下。目前市场上的 精装修多采用先施工后装修和传统的水、灰、砂、石,手工式的粗制落后 生产方式,住宅的 平均寿命只有30多年,远低于 发达国家百年住宅的标准。日、美、德等 住宅产业化已经比较成熟的国家,在建筑生产中通过标准化的设计、 工业化的生产、装配化的施工、 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精细化生产 精装修住宅,真正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低碳,而国内目前的精装修生产水平,不说其落后的 生产方式会浪费多少建材,大部分的 精装修房都会经过业主的二次改装,其中涉及到的建材浪费就是个天文数字!
2. 一些建材供应商受利益驱使,申报 低碳建筑材料时,使用“ 公关”手段换得低碳之名;再加上施工中依然采用 粗放式 生产方式, 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住宅质量隐藏通病很多,而消费者又难以觉察。如果选择的 施工企业不严格 执行标准规范甚至 偷工减料, 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会大大降低住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更与 低碳住宅的宗旨 南辕北辙。
3. 有的项目没有 整体节能体系,只简单使用部分节能科技材料,或者项目自身有点山水资源就称作 低碳地产。低碳应该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体系,对 碳排放有实测数据和标准,评价一个项目是否低碳,应该看其应用的 整体节能体系减少了多少 碳排放量。
4. 一些项目的操作者什么都没做到就 堂而皇之, 浑水摸鱼的在营销上大打低碳牌,自认为抓住了潮流卖点,但实际上违背了市场交易的 诚信原则。
5. 有的项目操作者不深入研究低碳概念本质,将低碳房产简单理解成靠近公园或者项目自身多种了几棵树,多点水域面积……并向消费者传达错误的信息, 混淆视听。
现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概将近200个城市都在提建设低碳和生态城市的目标。按说这是一件好事,但隐藏在“低碳”、“生态”标签背后的利益关系似乎更显复杂了。
城市规划专家李迅给出分析:目前城市中真正按低碳生态的理念在进行的项目,可能仅有五分之一。此外,他还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