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日思君十二时,古代各种时辰的唯美诗词 !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
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
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
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今天就来看一下诗人是怎么把时辰放
入唯美的诗词中的吧
夜半
子时
23 时至 01 时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 时~当日凌晨 1 时(北京时间,
24 小时制,下同) 。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中国现今的农历是以十一月
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
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或“鸡鸣”等为起
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
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鸡鸣
丑时
01 时至 03 时
丑时思君枳壳怜,橘红灯高挂蛇床前。
——淸 .周莲仙《十二思君》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
两小时。相传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
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牛
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平旦
寅时
03 时至 05 时
《题浔阳楼》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
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
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
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
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
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 3~5 时。
日出
卯时
05 时至 07 时
李白《早望海峡边》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
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 《诗经· 桧风· 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
濡。”“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 为卯时。
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 5~7 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
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很多。
例如:《史记· 封禅书》载:“以递日出。”再如晋代皇甫谧《高
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
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食时
辰时
07 时至 09 时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唐· 皮日休《三修诗三首》
食时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朝食”(吃早饭) 之时, 即每天的 7~
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
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礼记· 坊记》)另外,《管子· 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
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还有, 《文选》中任昉的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一文说: “淮南取贵于食时。”刘良注:
“汉淮南王安好书,天子为使《离骚传》 ,朝受诏,至食时进
之。”
隅中
巳时
09时至 11 时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 — 《淮南子· 天文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 9~11时,用地支表示为
巳时。
《淮南子· 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 ?
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
谓正中。”
日中
午时
11时至 13 时
《菩萨蛮(初夏) 》王齐愈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
新。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
11~13 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
时间标志, 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 就在日中时辰进行。
有例为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易· 系辞下》)
日昳
未时
13 时至 15 时
未时思君叹独居,文君久不见相如。
——清· 周莲仙《十二时思君》
“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 13~15 时。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 天官书》 :“旦至食,为麦;
食至日昳,为稷。”又《汉书· 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
昳皆会。”“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
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晡时
申时
15 时至 17 时
《徐步》杜甫
整履步青芜,
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