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煤质技术说明与各省报告常见误笔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8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潜力评价煤质的基本内容 3
1.1煤的成因分类 3
1.2 煤岩特征 3
1.2.1 宏观煤岩特征 4
1.2.2 显微煤岩特征 8
1.3 煤质特征 13
1.3.1 煤的分级 13
1.3.2 煤的工业分类 16
1.4 煤级与煤变质类型 18
1.4.1 煤级 19
1.4.2 煤变质类型 19
1.5 各种煤工艺技术对煤质要求 24
第二章 煤质报告内容及常见误笔 27
2.1 煤岩学特征 27
2.2煤化学特征、工艺性能及其综合利用途径 28
2.3 煤类分布及变质规律 28
第三章 附表附图内容与常见笔误 29
3.1 附表 29
3.2 附图 29
第一章 潜力评价煤质的基本内容
建国以来,随着原煤炭部组织全国三次煤炭预测(1958~1959年,1973~1980年,1992~1997年)。原地矿部于1983~1988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工作。近期,有首批煤炭国家规划区资源评价项目报告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研究报告。
1.1煤的成因分类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都是成煤的重要原始物质。由于成煤的原始物质不同,必然导致煤炭在性质上的差异和用途上的不同。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植煤”,由低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泥煤”,而由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共同形成的煤叫“腐植腐泥煤”。这些由不同种类的成煤植物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煤,称为不同成因类型的煤。依据成煤的原始质料和聚积环境划分:
腐植煤类: 腐植煤
残植煤
腐植腐泥煤类: 烛煤
煤精
腐泥煤类: 藻煤
胶泥煤
1.2 煤岩特征
煤岩学是一门研究可燃岩石的学科,是用肉眼或运用光学仪器来研究自然状态下固体可燃矿产并作为有机岩石加以研究的学科。狭义地讲,它仅从岩石学的角度来研究煤的组成、成分、类型及性质等,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煤的显微镜学。从岩石学的观点,煤是一种特殊的沉积岩—可燃有机岩。其物质组成较为复杂。当用肉眼仔细观察时,就可以看到它的物质组成,常显示明显的不均一性。其主要表现为煤是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矿物质)的混合物。即是有机物质本身也因成煤原始物质的不同和聚积条件的不同,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用显微镜对煤进行观察,其不均一性就显得更加明显。这种不均一性,对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加工工艺特性均有很大的影响。运用煤岩学的方法,确定煤的岩石组成和煤化程度,是正确评价煤质,确定煤的合理利用途径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煤的成因和变质程度的基础。
1.2.1 宏观煤岩特征
宏观研究就是利用肉眼或放大镜来观察煤,根据煤的颜色、条痕色、光泽、硬度、断口和密度等物理特征,确定煤岩类型和煤的光泽岩石类型,判断煤化程度,初步评定煤的性质和用途。宏观研究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但较粗略。
1.2.1
(1)煤岩类型
1919年M.Stopes(斯托普斯)提出四种肉眼可见的成分,即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由此煤的研究由古植物学原则转变煤岩学原则。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宏观煤岩类型(Coal Lithotype)见表1-1,国内称煤岩成分。
表1-1 烟煤的类型和煤岩类型(据E. Stach,1982;国内称煤岩成分)
煤的
类型
煤岩类型
肉眼可识别的特征
腐植煤
镜煤
亮煤
暗煤
丝炭
光亮,黑色,一般很脆,常具裂隙
半亮,黑色,极薄层状
暗淡,黑色或灰黑色,坚硬,表面粗糙
丝绢光泽,黑色,纤维状,软,极易碎
腐泥煤
烛煤
藻煤
暗淡或弱油脂光泽,黑色,均一状,非层状,很 坚硬,贝壳状断口,黑色条痕
象烛煤,但外观略带褐色,褐色条痕
(2)宏观煤岩光泽类型
宏观煤岩(光泽)类型划分(表1-2)依据是根据煤中“光亮成分”——镜煤和亮煤在分层中的含量及其反映出来的总体相对光泽度,分层划分的厚度一般大于5cm。褐煤宏观岩石类型见表1-3
表1-2 烟煤的宏观煤岩光泽类型( GB/T18023-2000)
宏观煤岩类型
代码
分类指标
总体相对光泽强度
光亮成分含量∕%
光亮煤
BC
最强
>80
半亮煤
SBC
较强
>50-80
半暗煤
SDC
较弱
>20-50
暗淡煤
DC
最弱
≤20
表1-3 褐 煤 宏 观 煤 岩 分 类
岩石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