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谢永光 课题二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及原理.ppt

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谢永光 课题二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及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2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检验膨胀阀的流量。 ① 检验膨胀阀的最大流量。 倒置制冷剂瓶。 按上述(在台架上校验膨胀阀的性能)①~④步骤操作。 把感温包放入温度为51℃的保温水箱内。 打开高压阀,精确调整压力至392kPa。 读低压表读数,最大流量压力应是245~314kPa;压力超过314kPa,表示开度过大;压力不足245kPa,表示开度过小。 ② 检验膨胀阀的最小流量。 把感温包插入0℃水中。 打开高压表开关,精确调整压力至392kPa。 读低压表读数,从表2-6-1中找到相应的过热度,低压值应在表中规定之内。 过热度(℃) 表压(×98kPa) 5 1.62~1.83 6 1.56~1.78 7 1.51~1.72 8 1.48~1.69 9 1.42~1.63 过热度(℃) 表压(×98kPa) 10 1.37~1.58 11 1.33~1.55 12 1.27~1.48 13 1.23~1.44 14 1.2~1.4 表2-5-1 过热度与表压的关系 (4)膨胀阀的清洗与调节。如果膨胀阀未能通过上面的一项或两项检测,那么可以尝试清洗阀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卸下膜盒、毛细管、感温包总成(如果可以卸掉的话)。 ② 卸下过热度调整螺钉,记住拧下的圈数。 ③ 卸下过热度弹簧及阀座,卸下阀及推杆。 ④ 用干净的无水酒精清洗全部零件,擦净并吹干。 ⑤ 按与卸下相反的顺序重装这些零件,按原拧下的圈数装上过热度调整螺钉。 ⑥ 按上述检验膨胀阀的流量的方法检查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⑦ 若不符合要求,则可调节过热度弹簧。 ⑧ 若反复调整均无效,则要更换新阀。 任务六 过滤装置 学习目标 熟悉储液干燥器的构造及原理。 熟悉集液器的构造及原理。 掌握检修储液干燥器和集液器。 掌握制冷系统管路连接。 【设疑和引入】 在制冷系统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杂质、脏物或进入含有水分的空气,造成储液干燥器或集液器堵塞,致使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下降。 因此当储液干燥器或集液器进出口两边有明显温差时,就应更换储液干燥器或集液器。 更换时要注意对工具的选择、力度的把握和操作顺序的进行。 【基础知识】 一、储液干燥器的构造与检修 1.储液干燥器的作用 (1)储存制冷剂。 (2)过滤水分和杂质。 (3)防止气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4)提供缓冲空间。 (5)易熔塞作用:它是一种安全措施,一般装在储液干燥器的头部,用螺塞拧入。 (6)观察窗又称视液镜,有两个作用:一是指示系统中是否有足够的制冷剂;二是指示制冷剂中是否有水分。 2.储液干燥器的构造 储液干燥器接收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 它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由一个储液干燥器体、过滤器、干燥剂、出液管等构成,其结构如图2-6-2所示。 图2-6-2 储液干燥器构造 ⑤ 装上细管,把清洁的冷冻机油涂在O形圈上,短头向着蒸发器插入细管,一直插到位为止,接好高压侧管,如图2-5-8所示。 图2-5-8 节流管的拆卸工具 1—蒸发器进液管:2—节流管折卸工具;3—切口;4—节流管 四、孔管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孔管式制冷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积累器(液气分离器)、孔管、蒸发器和鼓风机冷凝器散热风扇组成,各部件之间是采用铜管或铝管和高压橡胶管连接成一个密闭系统。 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在动力源压缩机的作用下,以不同的状态在这个密封系统内循环流动。 孔管制冷系统如图2-5-9所示。 图2-5-9 孔管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图 1.孔管式空调制冷系统也有四个工作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将蒸发器低压侧温度约为0℃、气压约为150kPa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增压成温度约70~80℃、压力为1?500kP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体被送往冷凝器冷却降温。 (2)冷凝过程。过热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散热冷凝为液态制冷剂,使制冷剂状态发生改变。冷凝过程后期,制冷剂变为气压约为1.0~1.2MPa的中温液体。 (3)节流过程。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CCOT阀)后体积变大,其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变成温度约?5℃,压力为150kPa的低温蒸汽,然后进入蒸发器中迅速吸热蒸发。 (4)蒸发过程。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阀变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流经蒸发器不断吸热蒸发,转变成温度约为0℃,压力约为150kPa的湿蒸汽气态制冷剂,吸收车内空气的热量,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又被吸入压缩机,增压后泵入冷凝器冷凝进行制冷循环。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