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存在问题及分析.docx

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存在问题及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存 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存在问题及分析 王树德1 , 张绍良2 , 叶晓东1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 ,北京 100029 ;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长岭炼化公司) 摘要 针对某炼油厂新建 8 000 m3 / h 天然气制氢装置在开工过程中转化气蒸汽发生器衬里损 坏 、外部筒体在高温 、高压下应力损坏而造成入口管箱破裂的设备事故 ,从衬里材质 、衬筒结构 、筒 体外部保温 、监测手段 、降温保护措施 、壳体材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衬里和设备筒体修复的 经验 ,并对就如何解决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 关键词 :天然气 制氢装置 蒸汽发生器 衬套 1 前 言 为了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及 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 ,近几年新建和扩建的制氢和 加氢精制装置比较多 ,开工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也比较多 ,尤其是制氢装置问题相对集中 ,如转 化气蒸汽发生器发生泄漏 ;变压吸附 ( P SA ) 氢气提 浓单元发生问题 ,造成氢气纯度不够 ,影响下游装 置的运行 ; 氢气回收率低 ,尾气产量大 ,尾气外送 , 造成效益损失等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 2004 年首次开工的制氢装置中有三套运行不理想 ,出现 了紧急停工的问题 。 为了保证制氢装置的安全生产 ,本文从设计和 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原因 ,总结了衬里和设备筒体修 复的经验 ,并对如何解决制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 器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 2 设备损坏情况 2004 年 10 月 底 , 国 内 某 炼 油 厂 新 建 的 8 000 m3 / h (标准 状 态) 天 然 气制 氢装 置 在开 工过 程中 ,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入口管箱发生严重鼓包 , 管箱筒体有严重 裂缝 , 致 使 大量 高温 含 氢气 体喷 出 ,装置被迫紧急停工 。打开检查发现衬里开裂严 重 ,高温氢气直接接触外部钢板 ,造成筒体在高温 高压下应力变形开裂 。经过一个多月的抢修 ,对锥 段部分进行更换 ,衬里重新制作 ,到 2004 年 11 月 底该制氢装置才开始衬里烘干恢复正常生产 。 据初步调查 ,国内外其它炼油厂制氢装置相同 的转化气蒸汽发生器也曾出现过类似事故 。制氢 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是将出转化炉的 850 ℃左 右高温 、压力 3 . 0M Pa 左右的含 H2 , CO2 , CO 等转 化气 换 热 , 产 生 中 压 蒸 汽 后 , 转 化 气 温 度 降 至 360 ℃,然后进入中温变换部分 。蒸汽发生器作为 制氢装置的重要设备之一 ,具有高温 、高压 、临氢的 特点 ,运行条件比较苛刻 。因此 ,保证转化气蒸汽 发生器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不仅需要良好的衬里 结构设计 、衬里选材及施工 ,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和操作管理 。 3 管箱筒体开裂原因分析 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属于三类压力容器 。该制 氢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入口管箱的结构尺寸简 图见图 1 , 其 中 壳 体 锥 段 材 质 为 镍 铬 合 金 U N S N O8811 ,壳体直段材质为 15Cr Mo R 。 3 . 1 衬里材料等级低 入口管箱上半部分全部鼓包 ,筒体纵向裂纹约 80 mm 长 ;衬里裂纹宽度达 5 ~ 8 mm , 已穿透衬里 层 ;衬里与器壁间存在约 1 mm 左右间隙 。说明该 衬里材料线性变化率较大 ,致使高温含氢的转化气 易从衬里裂纹处进入器壁 ,并在器壁与衬里之间形 成通路循环 ,造成器壁超温 。 衬里材料容重与导热系数偏大 ,造成外壁温度 过高 。该衬里材料 110 ℃烘干容重达 1 . 65 g/ cm3 , 热面温度 8 1 5 ℃时导 热系 数 为 0 . 4 5 W / ( m ·K) 。 收稿日期 :2005201210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05203205 。 作者简介 :王树德 ,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石油炼制的 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现任中国 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副主任 。 28 石油 炼制与 28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05 年 第 36 卷 的安全使用将是十分危险的 。 3 . 6 监测手段不完备 由于现场条件差 ,对筒体的外壁温度既没有远 程监测 ,也没有现场测量措施 ,因此不利于超温设 备的及时发现 。 3 . 7 降温保护措施不完善 在实际设计中 ,没有设计蒸汽和冷却水降温设 施 ,一旦发生设备超温后 ,没有措施降温 。实际上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