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VIP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统江山元青花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上拍,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价格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清 出现彩陶、黑陶、原始青瓷。 陶向瓷过渡 出现青瓷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 瓷窑遍布,五大窑闻名天下。 出现粉彩瓷器工艺 制陶业 陶和瓷的界限 一定要在1200度以上 一定是瓷土,最好的是高岭土 几乎不吸水; 一定条件下是能透光的 知识探奇 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 二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 学史升华 现在中国的名片是什么 自由发挥? 创设情景: 学生自主进行文物鉴定:? 第一轮:真伪判断:已知下述物品中有一为赝品,请判别。 司母戊大方鼎 真品 赝品 第二轮:产地判断:已知上述物品为唐朝的越窑和邢窑产品,请判别产地。? 越窑 邢窑 第三轮:属性判断:上述物品属陶或属瓷。 陶 瓷 * * 反映出当时居民的审美观,生活状况,以及制陶工艺水平比较高超, 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董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 * * * *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基本含义 二、经营类型 三、主要成就 四、突出特点 五、发达原因 课堂释义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基本含义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概念解析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二、经营类型 (一)官营手工业 (二)家庭手工业 (三)民营手工业 自主研习 时间 特 点 地位 商周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性质 技术水平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农户的副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武器军用品和帝王、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民间消费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通 有时进入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国家垄断 自然经济 商品生产 手工业最高水平 手工业水平较低 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长期占主导地位,地位高。 比重最大 明中叶后,占主导地位。 匠户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主要成就 (一)纺织业的发展 (二)先进的冶金业 (三)陶瓷业的成就 踏寻踪迹 骨机刀 绞纱棒 经轴 骨提 梭形器 骨 针 新石器时代的简单纺织工具 仰韶文化半个蚕茧 材料:传说嫘(lei)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发明养蚕)“始教民育蚕,制丝茧以供衣服”。 1926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半个人工割裂的蚕茧标本。茧长1.52厘米,茧宽0.71厘米,茧壳存留部分占全茧的83%。茧壳的切面平直且发光……是被人工割过的……是家蚕而不是野蚕……是人工饲养家蚕的物证。 祭祀蚕神图 先蚕图(元.王祯) 《农书.农器图谱集.蚕缫门》 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汉 朝 令世界惊叹 素纱 襌衣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远销海外 黄道婆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出现骨梭、骨针、骨锥等器物; 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原料用的是麻和葛。 祭祀蚕神,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称为“妇功”。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又称“丝国”。古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 官营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