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7
中国古代史二 ...
中国古代史(二)
讲义
杨小敏
绪 论
中国古代史(二)主要讲述从隋朝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1840年)的历史,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的历史。这1260年的历史长河中值得我们思索、探讨的问题非常之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
隋朝的户口数和耕地面积数,唐朝在鼎盛的开元时期也没有超过它,为什么?
隋朝的短命和隋炀帝的评价问题。
隋朝的历史地位和隋朝对后世的影响。
唐高祖李渊其人。
唐高宗、武则天其人。
唐玄宗和杨贵妃。
李林甫其人。
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租庸调、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地。
10、府兵制和募兵制、王安石变法的民兵制。
11、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及其影响。
12、宋代的祖宗之法和积贫积弱。
13、辽、夏、金、蒙的崛起和“中国”意识的凸显。
14、岳飞抗金及其评价(赵构、秦浍)
15、蒙元的启示。
16、明朝的内阁制度。
17、明朝面临的国际形势。
18、李自成农民军失败的启示。
19、清朝的民族政策。
20、清朝时期中国的落伍。
第十章 隋朝(581-618年)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隋朝统一的意义;了解和掌握隋朝初年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及其作用。这也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和隋炀帝的评价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隋朝前期的政治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重点谈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拱手将权杖交给了杨坚。杨坚走上皇位(庙号隋文帝),宣布国号为大隋,年号开皇。
建立新朝的杨坚,以实现南北统一为自己的使命。其实,想实现统一的,杨坚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已大有人在,且南北都有。短暂统一过北方的十六国之一的前秦君主苻坚,曾挥百万雄师南下,但因内部的民族矛盾,在淝水之战中竟遭惨败。东晋的桓温等诸将,也曾多次北伐,终因条件不成熟而功亏一篑。宋魏战争期间双方也有激烈争夺。这些统一战争虽未成功,然为后来者开了先河。到杨坚之时,统一大业已瓜熟蒂落。当时为什么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非反之?
关于这个问题,韩国磐先生从双方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三方面作了细致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几点是:北方的均田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南方的大土地私有制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北方中央集权渐呈上升趋势,南方的人才选拔则承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北方的府兵制构成了有效的军事体系,南方的军队则令出多门。(《隋唐五代史纲》)赵剑敏认为,此外还应加上一点,即北方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带有浓烈的“蛮族”色彩,具有擅长攻击的骠悍战斗力,而南方虽有高度的文明,然在文明创造着相对富裕生活的同时,南方人原始的勃发生机也遭到了软化与弱化,两方对垒,军事上谁优谁劣自不待言。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南北双方的统治者及其部下的才干和胆识。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隋朝的统一,树立了中国一体化的思想,即一个领土统一的帝国的思想,也奠定了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财政、军事、用人制度的基础;同时,隋唐的统一,使中国的文化、思想体系、文学、艺术、法律、政治制度和使用的文字辐射和影响到了它的周边地带。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一)改革官制:中央实行三省(尚书、内史、门下)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令、左右仆射。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都起到积极作用。
地方官制,实行州(郡)县两级制。官吏由吏部任命。
(二)府兵制的发展,实现了兵农合一。府兵的统帅权集中在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三)改定刑律,制成《开皇律》。
(四)科举制的创立。到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适应了中小地主在政治上的要求,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将选举权集中到封建中央政府的吏部,必然也削弱了地方上的士族势力。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显示了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势力的削弱,同时,也是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标志。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政治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
三、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一)突厥汗国与隋朝的关系
(二)吐谷浑
(三)大陆和台湾联系的加强
(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7年1期“隋炀帝民族政策新论” 王三北 赵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