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史资料详细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会简介 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会,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一个以学习、研究、传播和普及武大校史校情知识及学校优良文化传统为目的和宗旨的学习型组织。虽然社团自身的历史比较短暂,但校史研究会仍力图立足于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我煌煌武大百余年的深厚历史为主要关注对象,全面学习和研究武大校史、校情及校园文化等,并通过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向广大同学宣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真实现状,以求激发和增进同学们的爱校感情和学习热情,以更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母校。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立足于历史文化,我们传播武大校史、弘扬珞珈文化,我们研究历史,我们展望未来。 武汉大学校史资料 (本资料为内部人员整理而得,虽不尽完善,却也费尽心神,如若有不妥之处,尽请原谅)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前言 3 人物篇 4 王世杰 4 王星拱 6 周鲠生 6 李达 7 刘道玉 10 闻一多 10 建筑篇 11 建筑历史 11 建筑介绍 13 体育馆 14 男生寄宿舍 15 图书馆 15 学生饭厅及俱乐部 16 鲲鹏广场 16 文、法学院 16 理学院 16 标本馆 17 工学院(行政楼) 17 半山庐 17 十八栋 18 校园植物篇 18 校园植物 18 武大樱花史略 19 种植史 19 观赏史 22 事件篇 24 六一惨案 24 武汉大学在乐山 26 武大院系调整 27 百年校史总述 28 学校概况 28 学校简介 28 历史沿革 29 校名拾趣 30 校训释义 30 珞珈山由来 31 武汉大学代校歌(征求意见稿) 31 前 言 她的过去, 是一支悠扬的曲子, 动人而深沉。 我遥望, 遥望她的足迹; 渐行渐远, 那是堆积的文字。 ? 有这么一群人, 痴迷于她的背影, 执着于她的真实。 穿行在樱花树下, 诉说着自己的信仰。 ——以此献给所有的导游队员 做导游,首要的自信,一种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乐观态度,通过个人的自信展现给每一个游客。作为一个武大的导游更是如此,因为这里有着丰赡而辉煌的历史,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还有那美轮美奂的建筑和旖旎的自然风光。 然而,这自信心的树立并不是空中建楼阁,要以真实作为根底。求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很不容易,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去接近真实。一个好的导游,首先是一个对历史和文化真实的追求者,然后才考虑如何运用技巧的问题。 校史研究会是一个这样的社团,每个人都怀着对武大的热爱而执着于历史的真实,然后迫切地把这种情绪推及到所有武大人身上。这是一种好事。我们不断说,要弘扬珞珈精神,重拾历史传统,并不是说说而已,我们默默地去实践,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掘索,加深对武大的了解。唯有此,我们方能对自己进行历史和文化的定位,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和对社会的责任。 先让我们自己感动自己吧!自信地让游人展现一个真实的武大,用真诚去打动他们,让他们感动于武大学子对这片土地执着的热情和关爱。 文/李海英 人物篇 王世杰 王世杰(1891—1981),字雪艇,男,1891年生于崇阳县白霓桥回头岭。他是民国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法学家。王世杰早年就读北洋大学(现为天津大学),后获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教育部长,外交部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要职,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1981年4月21日在台湾病逝。   王世杰自小聪慧,四岁入家塾读书,于诸生中年龄最小,学业最优,深得业师周芷熙赞许。王世杰12岁时,业师力荐其父送他至武昌念书。   在武昌,适鄂督张之洞提倡新学,在武昌城内创办现代式高等小学五所,分东、南、西、北、中五路,招收民间十四岁左右的秀良子弟为生。王世杰应试时,因年龄小、个子矮,一名姓骆的主考官在接收还是不接收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当即报告张之洞。张之洞摸了摸王世杰的礼帽,问:“叫什么名字?住什么地方?”王世杰挺起胸膛:“本人王世杰,家住崇阳县白霓回头岭”。   “这么小,为什么要来武昌读书?”   “为人杰,为尧舜。”   张之洞一惊,批准王世杰报名考试,结果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武昌南路小学。 1929年2月,南京政府急需人才,决定在原武昌高等师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