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卷第1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V o l 18, N o 1
2002年3月 Che m ical R eacti on Engineering and T echno l ogy M ar , 2002收稿日期:2001-09-15; 修订日期:2001-11-22作者简介:罗正鸿(1973- , 男, 浙江大学化工系博士生。
文章编号:1001-7631(2002 01-0066-06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氨取代基有机硅单体
的共聚动力学
模型考核与结果讨论
罗正鸿, 詹晓力, 陈丰秋, 阳永荣
(浙江大学化工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 对前文(I 的共聚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简化, 相互作用实验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核, 关键词: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氨取代基有机硅单体; 中图分类号:TQ 316. 3 文献标识码:A
1 前 言
[, 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称D 4 与氨取代基有机硅单体的共。推导出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求解方法。虽然该模型推导不仅具有一定理论基础, 而且具有实验认知。但其毕竟包函了某些假定, 而且仍含有若干的未知参数。虽然文献[1~3]中有类似的参考数据, 但这些数据均反映的是D 4开环聚合动力学特征, 是否适于本模型还有待验证。因此从模型应用角度出发, 有必要对该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考核与完善, 确定模型参数。考虑到速率模型是整个动力学模型的核心, 本文着重讨论速率模型。
本工作首先对模型进行分析及简化, 通过实验数据对简化后的速率模型进行完善与考核, 确定模型参数。
2 速率模型分析
本节速率模型分析建立在D 4与D L 2103阴离子本体共聚合, 且D 4 D L 210315(g g ; 实验表明共聚反应过程中, D 4开环反应活性远大于D L 2103。下面对以D 4表示的聚合速率模型进行分析。前文[1]中式(328A , [I ]用c 代替, 改写为:
R 1=k p 11[M 1]
k 8
(k 11c [M1]-k 21[M2]
+2k 21k p 21[M 1][M 2] k 71k 8
(k 11c [M1]-k 21[M2] (1
对式(1 , [M 2][
M 1]、k 21
《k 11, 于是k 21[M 2]《k 11[M 1],式(1 可改写为:
R 1=k [M 1]
1. 5
c +2k 21k p21[M 1][M 2] k 7
k 8
k 11[M1]=kc 0. 5[M 1]1. 5+Gc 0. 5[M 1]0. 5[M 2](2
其中k 为有关D 4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之积, G 为有关D L 2103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积。对式(2 , 根据D 4 D L 2103质量比15, 且假定D L 2103活性远小于D 4。式(2 的第二项为[M 1]与[M 2]的函数, 估计其远小于第一项。虽然式(2 第二项很小, 但它反映的是[M 2]与[M 1]之积, 本文为简化模型, 把它约定为二单体相互作用因子并在模型处理上近视视为常数, 令其为Ε, 则共聚速率模型式(2 简化为
R 1=kc 0. 5
0[M 1]
1. 5
+Ε(3
下面通过实验研究来考核与完善以上所得的动力学模型, 并验证Ε对上述模型的影响。
3 动力学实验
聚合方法、测试方法及所用到的实验试剂、材料同前文[1]。首先进行典型实验, 按前文[1]中模型求解步骤大致确定模型参数; 然后进行单因素实验, 完善模型; 率模型, 确定模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 1 典型实验
x (t (时间 关系见图1。按照前文[1]的动力学求解步骤用式(3, 1。首先把式(3 中反应级数作为未知进行拟合, 比较式(3(3 。
表1 聚合反应条件及相应动力学参数
Table 1 Copoly m er i za ti on cond iti on s and k i n eti c param eter
N o T K
c 0 Λg ?g -1
D 4 D L 2103质量比
k Ε
Α 72 10. 04501. 001. 48524037216. 72 10. 04310. 8601. 4983
373
61
10 1
0. 0363
1. 200
1. 593
2次拟合所完善的动力学模型如下(下面只列出了实验条件1的结果 :
R 1=0. 0450×c 0. 5
0[M 1]
1. 48
+1. 0(4
拟合结果(表1 表明:在实验条件下, M 1单体表现的反应级数为1. 5级(并非文献[2~4]所言呈1
级反应 。同样从该表还可观察到:k 与温度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桉树_白兰_白千层_扁桃_串钱柳_价格_花木场.ppt
- 按照新版gmp要求设计的冻干粉针和无菌分装车间的平面布局图.doc
- 按韵母顺序组合常用字拼音音节表.doc
- 按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局令22号).doc
-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ppt
- 案场规章制度.ppt
- 安阳安东新区项目前期策划思路139p-2008年7月.ppt
- 案例:tcpip常见网络命令.ppt
- 案例:强度与加荷速度的关系.docx
- 案例_6_上海延锋分阶段实施本土化及时供货.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最近下载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版团体标准》解读.pptx
- 开题报告医学PPT模板.pptx VIP
- 2011中考英语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VIP
- 高考英语总复习-第二部分-语法填空专项突破-专题二-无提示词填空-第六讲-并列句和状语从句-市赛课公.pptx VIP
- 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河北省中考英语复习指导课件.pptx VIP
- 供应商评级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pdf VIP
- 2025年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党纪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_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