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及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道德经》及翻译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前 言 5 第一章 6 第二章 6 第三章 7 第四章 7 第五章 8 第六章 8 第七章 9 第八章 9 第九章 10 第十章 11 第十一章 11 第十二章 12 第十三章 12 第十四章 13 第十五章 14 第十六章 15 第十七章 15 第十八章 16 第十九章 16 第二十章 16 第二十一章 17 第二十二章 18 第二十三章 18 第二十四章 19 第二十五章 19 第二十六章 20 第二十七章 21 第二十八章 21 第二十九章 22 第三十章 23 第三十一章 24 第三十二章 24 第三十三章 25 第三十四章 25 第三十五章 25 第三十六章 26 第三十七章 26 第三十八章 26 第三十九章 27 第四十章 27 第四十一章 27 第四十二章 28 第四十三章 28 第四十四章 29 第四十五章 29 第四十六章 29 第四十七章 30 第四十八章 30 第四十九章 30 第五十章 31 第五十一章 31 第五十二章 31 第五十三章 32 第五十四章 32 第五十五章 33 第五十六章 33 第五十七章 33 第五十八章 34 第五十九章 34 第六十章 35 第六十一章 35 第六十二章 35 第六十三章 36 第六十四章 36 第六十五章 37 第六十六章 37 第六十七章 37 第六十八章 38 第六十九章 38 第七十章 38 第七十一章 39 第七十二章 39 第七十三章 39 第七十四章 40 第七十五章 40 第七十六章 40 第七十七章 40 第七十八章 41 第七十九章 41 第八十章 42 第八十一章 42 前 言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无为的含义:通过无为产生有为。比如说“不尚贤”,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让人民自己去创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计划经济或国有企业。政府主要是搞个好制度,为百姓服务,宏观调控,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间能做的事情尽量让民间去做。苏南模式比不过浙江模式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政权力量的触角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无孔不入了,但是无为而治就是自由的说法并没有过时,想解决腐败问题吗?那就不要进行言论管制,让公民拥有充分的舆论监督的权利;想解决矿难欠薪等问题吗?那就不要干涉各种维权活动,让劳工们享有自发组织工会和参加集体谈判的权利;想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吗?那就公平的私有化,国家不要再去费思劳神;想建设公民社会扩大民主吗?那就不要一天光想着怎么领导人民,而是还公民结社、自治的种种权利……只有从有为开始,损之又损,不断扩大无为而治的范围,公民的自由度才能逐渐扩大,政府才能靠公民的自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靠公民的自治实现无治而无不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政府在反腐败、欠薪、国有企业、失地、矿难等等问题上事倍功半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无为而治不仅是还公民们以自由,也是还政府以自由;不仅是还民间以自由,也是还官方以自由。司马迁说:“道家无为……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古代汉唐盛世已经证明,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就已经证明,中国未来的命运也必将证明:“自由就是无为而治”。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miao4)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ao1)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