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中国药物警戒第8卷第3期2011年3月March,2011,Vo1.8,No.3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2011】03—0161~O4
中药注射剂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严光焰卜迁岑小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通过对当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尤其是针对过敏反应的评价方法的阐述,为中药
注射剂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代谢组学;蛋白组学
Non—.clinicalSafetyEvaluationApproachesAppliedto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ection
YAHGuang-yanBUQianCENXiao—bo(WestChinaHospitalofSichuanUniversity.NationalChengduCenter
forSafetyEv~uationofDrugs,Sichuan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Theadve~ereactionfeatu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M)injectionaswellasthesafetyevaluation
approachesappliedtOTCMinjecdonaredescribedinthispaperandthemethodsusedforallergicresponseevaluation
arediscussedintensively.,SOastoprovidsuggestionsforthesafetysin@ofTCM.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jection;adversedrugreacdorgallergicresponse;metabonomics;proteomics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与现代制剂技术有机结合
发展起来的现代中药剂型,是中药现代化的创新成果.
中药注射剂克服了传统中药剂型起效迟,作用慢,生物
利用度低等不足,满足了中医临床急救的迫切需要,在
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
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凸
显,尤其是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的报道逐渐增多,
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注也与日俱增.本文对中
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
探讨,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1.1发生率相对较高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中药
剂型.国内学者对1978年至2009年间的33种中药注
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文献进行系统分
析后发现,中药注射剂ADR/ADE病例报告占整体中药
ADR/ADE病例报告的72.64%,其中严重ADR/ADE报
告占中药严重病例报告的76.57%m.
1.2临床表现的多样化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以过敏反
应为主,其中I型过敏反应尤为常见,严重者可导致过
敏性休克.其他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黏膜损害
(如皮肤瘙痒,各种过敏性皮疹,黏膜水肿,疮型表皮松
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2008ZX0930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970938)
作者简介:严光焰,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药理学.
通讯f售肴:岑小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毒理学.
E—maihxbeenalall@sina.tom.
懈型药疹),血液系统损害(如白,粒细胞减少,紫癜,再
生障碍性贫血),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心律紊乱,心功能
衰竭,心绞痛)等.
1-3厂家,批次之间的差异性
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制剂
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的差异,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同一
中药注射剂可发生不同的不良反应[31.
1.4防范措施的不足
临床医师对各类中药注射剂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
事项缺乏全面了解,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
导致出现无指征或超适应证用药,用法不正确等问题,
且未建立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
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2.1过敏反应研究评价技术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目前用于中
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研究方法包括:被动皮肤过敏,主
动皮肤过敏,胴窝淋巴结试验,直接检测过敏物质和细
胞因子法,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等方法.
2.1.1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一般采用大鼠(豚鼠或小鼠)
作为试验对象,先以卵白蛋白液或受试中药注射剂作为
抗原制备抗血清.另取相应的实验动物,背部脱毛后将上
述血清注射于动物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