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白龙山滑坡监测报告培训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目 录 TOC \o 1-3 \h \u 18484 一 前言 2 22071 1.1任务由来 2 11065 1.2滑坡概况及危害程度 3 27652 1.3 目的与任务 4 29537 1.3.1监测目的 4 9344 1.3.2监测任务 4 3635 1.3.3 . 执行的技术规范与依据 5 8661 二 . 变形斜坡体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工作量布设 5 23787 2.1 监测内容 5 20776 2.2 监测方法 5 11686 2.3 监测周期 5 12158 2.4 监测频率 5 23339 2.5 监测的等级 5 7928 2.6 布设监测工作量 6 12226 三 基准网、监测网的实施 7 5820 3.1 选点: 7 19447 3.2 标石埋设: 7 2876 3.3 监测基准网施测 8 6203 四 高程测量 10 6599 五 变形观测点施测 11 16572 5.1观测点平面位移量测 11 6528 5.2观测点沉降位移测量 11 29945 六 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11 1330 6.1 监测数据的整理 11 12493 6.2 监测数据的分析及上报 12 3224 6.3险情预警标准 12 17168 七 变形观测点施测 12 20754 7.1观测点平面位移量测 12 9723 7.2观测点沉降位移测量 13 12515 八 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13 8178 8.1 监测数据的整理 13 23906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及上报 13 5990 8.3险情预警标准 14 7120 九 . 提交成果资料 14 一 前言 1.1任务由来 2012年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白龙山神仙岩大堡段山体北西侧斜坡发生滑动,至2015年6月仍处于濡滑阶段,滑坡体直接威胁到前缘承龙煤矿、凹子冲煤矿、朝阳煤矿、白碗窑至雄武公路白龙山段、毛家坟和堰沟村靠白龙山部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以及承龙煤矿、凹子冲煤矿、朝阳煤矿安全,兴义市国土资源局委托贵州地矿局一〇九地质大队对白龙山神仙岩大堡段山体滑坡体范围进行跟踪监测,并按时提交《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白龙山滑坡监测报告》 ;及时汇报监测成果。 一〇九地质大队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及时组织实施监测工作。 图1: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白龙山滑坡交通位置图 1.2滑坡概况及危害程度 监测区位于白龙山断层东侧,地形地貌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岩土组成种类多,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6.4条规定,监测区地质复杂程度分级为复杂。 白龙山断层由白龙山脚通过,与白龙山延展方向基本平行。滑坡体范围内无断层或其它构造经过。 监测区斜坡为切向坡,上覆粘土厚0.5~3.5m,强风化层厚5.5~14.0m,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b)粉砂质泥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煤层。 滑坡体坡面较陡,滑动面埋藏较深,滑坡形式为濡滑状态。根据对村民调查,该滑坡于4年前发生局部滑动,灾害发生至2015年5月滑坡处于持续蠕滑状态,至2015年5月止,滑坡体后缘发育裂缝长约2.0Km ,宽0.3~1.2m 不等,沉降0.5~3.0m不等。滑坡体后缘裂缝发育于白龙山神仙岩大堡最高点位置一线,滑坡体前缘无明显剪出口,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滑坡前缘为地形变缓处。 滑坡体位于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白龙山神仙岩大堡段山体北西侧斜坡,威胁到前缘承龙煤矿、凹子冲煤矿、朝阳煤矿、白碗窑至雄武公路白龙山段、毛家坟和堰沟村靠白龙山部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以及承龙煤矿、凹子冲煤矿、朝阳煤矿安全。 1.3 目的与任务 1.3.1监测目的 用现有仪器和设备在白龙山野外滑坡现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连续或定期重复的测量工作,准确测定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或空间三维相对位移值,经合理的数据处理提供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及滑带相对位移等动态数据,为掌握滑坡变形规律、及时作出险情预报,达到灾害预防目的; 1.3.2监测任务 1) 对斜坡体进行地表(包括构筑物顶部)的位移与沉降监。 2) 通过监测数据获得滑坡局部和整体变形及变形趋势,检验滑坡稳定状况。 3) 与气候、地下水位变化相联系,分析滑坡、危岩变形与之的相关性规律。 4) 在治理工程期间监测斜坡体的地形地物实际变形及变形趋势,超前预报,确保施工安全。 5) 提供及必要时的预警报告。 1.3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