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至唐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操的诗歌创作,今存诗20余首。兼有四言、五言与杂言,且全用乐府古题。诗作反映内容:①一部分诗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苦难。如《蒿里行 》。 ②一部分诗抒发了他的人生抱负、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和深刻的思想矛盾。如《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艺术特色:①其重要诗作多为政治抒情诗,善将叙事、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时代感。②形式自由,语言质朴自然,苍劲有力,兼有浓郁的民歌情味。③境界开阔,气象雄浑,表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心胸与气魄。④曹操创造性地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曹丕:现存诗约40首,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备,以五言、七言成就为高。多为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主要分为三类:A 宴游诗B 抒情言志之作。C 表现游子行役思亲怀乡、征人思妇相思离别居多。与曹操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 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陈思王植子建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前期内容:A反映战争和动乱,情调悲凉B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白 马 篇》后期诗歌主要抒写自己遭遣被弃的悲愤不平: 1、抒发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野田黄雀行》2、 传统的闺怨题材,借思妇、弃妇的怨叹,表白自己的心迹【七哀诗】3、直抒胸臆,述怀言志《杂诗》其五4、游仙诗代表作:《仙人篇》、《五游篇》、《游仙篇》、《远游篇》、《升天行》等。艺术成就: 1.对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进行了多方面开拓,艺术上注重声色的描绘和技巧的琢磨,富于创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2.散文抒情言志文辞剀切,叙事论理简练有 序,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引经据典,仿佛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四、曹植诗作受推崇的的主要原因: 1. 曹植文采富丽2. 曹植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3. 曹植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七子之冠冕”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感情深沉,慷慨悲凉—— “自伤”、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位诗人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其内涵是1、政治理想的高扬。2、人生短暂的哀叹。3、强烈的个性表现。4、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1.内容上: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2.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正始之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代表作:《咏怀》82首。总题为“咏怀1)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2)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写作五言诗的人,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谯郡嵇康①嵇康诗文兼善,现存诗50多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②主要抒写世路险恶,人生忧患。③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18首,是一组各自成篇而又相互勾连的四言诗。嵇康四言诗作特点:1)嵇康的四言诗,形象鲜明,意境深 远,在形式上改变了此前四言体多用虚字和单音词的句式,采用赋体大量运用双音词的对偶句式。(2)语言精练清新,更加灵活自由 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①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②体现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太康诗风“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64年)到“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 陆机潘岳(安)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陆机(261-300) 1、简介:字士衡,出身江东大世族。曾任平原内史,人称“陆平原”。今存诗一百多 篇,被誉为“太康诗人之首”。2、诗作特点:内容多为拟古。文辞繁缛。语言华美典雅,多用排偶3、代表作《赴洛道中作》二首。 太康诗风总的特点 :繁缛,主要体现(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左思(250-305)1、简介:字太冲,出身寒素家庭

文档评论(0)

00044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