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概论 主讲:唐勇 绪 论 生命科学是探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界。人类只是生物界的一份子,但却是重要的一份子.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诊断和治疗的学科群,属于应用科学。而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 医学的发展 神灵医学模式-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限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人们认识自然,产生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医学观念 机械论医学模式-15世纪工业革命运动用机械原理来解释人的生理现象 生物医学模式-18世纪下-生物科学体系的形成 健康与疾病 1.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状态。 2.健康标准: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③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走路轻松。 健康与疾病 ④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动作协调灵活; ⑤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⑥牙齿无缺损,无龋齿、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⑦头发光洁,无脱发; ⑧肌肉、脏器功能结果良好,皮肤富弹性, 体重标准 男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 (身高cm-100)x0.9(kg) 女性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 (身高cm-100)x0.9(kg)-2.5(kg)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超 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 1、“五快”(肌体健康) 2、“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三良好” 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亚健康状态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这一定义,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疾病 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临床诊断与治疗 1、临床诊断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⑴临床诊断的基本形式: ①病因诊断 ②病理解剖学诊断 ③病理生理学诊断 ④综合诊断 ⑤临时诊断 ⑵临床诊断的方法:依赖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治疗方法: ⑴依据治疗目的: ①根治性治疗②支持治疗③对症治疗④康复治疗⑤诊断性治疗⑥预防性治疗⑦姑息治疗 ⑵依据治疗手段: ①药物治疗②手术治疗③介入治疗④内镜治疗⑤激光治疗⑥热疗法 1、病史采集 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许多疾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 症状和体征 症状是患者病后对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对作出初步诊断或印象,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体征是客观检查到的异常表现 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体征 常 见 症 状 发热 一、发热的定义 二、正常体温 检查方法: 腋温-36~37℃、 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①低热37.4~38℃ ② 中等度热38.1~39℃ ③高热39.1~41℃ ④超高热≥41.1 ℃ 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稍有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状态下体温亦略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不超过1℃。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在急诊科以短期(≦2周)的急性高热为最常见。 急性发热: 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急性发热: 指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者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 2.原因不明发热 定义:指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38.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