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灌溉中心试验站李会昌-中国节水灌溉网.doc

河北灌溉中心试验站李会昌-中国节水灌溉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旱作物灌溉试验及其成果应用 案 例 分 析 (李会昌)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河北省灌溉中心试验站 2016年7月 旱作物灌溉试验及其成果应用案例分析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河北省灌溉中心试验站 PAGE 42 目 录 TOC \o 1-4 \h \z 前 言 1 1 建站3年来的技术探索和切身体会 1 1.1 技术探索 1 1.1.1 第一年遇到的技术问题 1 1.1.2 第二年的初步改进 2 1.1.3 第三年的进一步改进 2 1.2 切身体会 2 1.2.1 总觉得做得不够严谨,心里不踏实 2 1.2.2 田间种植很繁琐,必须向老农学习 2 1.2.3 试验结果得出之后,不知如何推广应用 2 1.3 点评分析 3 1.3.1 总体评价 3 1.3.2 具体点评与分析 3 2 灌溉试验设计 4 2.1 胸怀大局 4 2.2 试验小区布置 4 2.2.1 张北站2015年地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灌溉制度试验 4 2.2.2 点评分析 5 2.3 试验小区面积的确定 6 2.4 不同类别试验的巧妙结合 7 2.4.1 需水量试验与灌溉制度试验相结合 7 2.4.2 灌溉制度试验与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相结合 7 2.5 科学控制灌水的土壤湿度上下限 7 2.5.1 土壤水分下限应按计划湿润层的平均值控制 7 2.5.2 蔬菜的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应高于粮食作物 7 2.5.3 控制适宜的土壤水分上限 8 2.6 蔬菜生育阶段的划分有待明确 8 2.6.1 规范中现有作物生育阶段的划分特点 8 2.6.2 对张北站蔬菜生育阶段划分的建议 9 2.6.3 生育阶段划分与国际接轨的初步思考 9 2.7 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试验研究 10 2.8 明确“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要求” 10 3 关键数据测算 11 3.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11 3.1.1 对于滴灌应同时监测湿润区和非湿润区的土壤湿度 11 3.1.2 若土层厚度允许,土壤湿度至少要监测到1米深处 11 3.1.3 测坑内不宜使用取土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 11 3.2 蒸发蒸腾量(ET)的测算 12 3.2.1 基本概念有待明确 12 ①作物的参考ET、潜在ET、实际ET 12 ②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与田间耗水量 12 ③作物需水量试验与作物耗水量试验 13 3.2.2 ET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3 ①称重式蒸渗仪和有底测坑周围保护区处置不当 13 ②测坑内壁有漏水现象 13 3.2.3 ET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14 ①2014年度试验报告中ET的计算方法 14 ②2015年度试验报告中ET的计算方法 14 3.2.4 关于未来年份ET测算的建议 14 3.2.5 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15 3.3 有效雨量及有效灌水量的测算 16 3.2.1 采用径流场、渗漏池测定有效雨量 16 3.2.2 降雨灌水前后的土壤湿度计算有效雨量和有效灌水量 16 3.2.3 计算有效雨量和有效灌水量的土壤湿度变化过程线 17 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8 4.1 数据处理 18 4.1.1 试验数据的审查 18 4.1.2 试验数据的处理 18 4.1.3 张北站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线 19 4.1.4 测坑内土壤的田间持水率 19 4.1.5 不同处理的耗水规律表 21 4.1.6 不同处理的水分生产率表 24 4.2 方差分析 25 4.2.1 处理间的方差分析 25 ①2014度测坑白菜滴灌需水量试验处理间的方差分析 25 ②2015度测坑白菜膜下滴灌需水量试验处理间的方差分析 25 4.2.2 重复间的方差分析 26 ①处理间、重复间相关分析带来的疑惑 26 ②重复间的方差分析将疑惑解除 27 4.3 回归分析 27 4.3.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7 ①回归方程应进行拟合程度显著性检验 28 ②检验不显著的回归方程不应列入试验报告 29 ③数据点近似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回归方程不应选择曲线 29 ④降雨量不宜参与回归分析、但可参与数据拟合 30 ⑤相关分析、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