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1004,授医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传染病流行病学 2.慢性流行病学 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
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 5.社会因素与健康 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
(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 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 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
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 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食物营养与健康 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 3.营养流行病学 4.分子营养学
(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生殖健康研究: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神经毒理学: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它属于毒理学中的基础研究,试图利用对细胞色素P450诱导和抑制对外来化合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六)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Z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生物医学监测新技术:利用各种化学分析、生物检测等分析方法,研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其相应的生物、生态和健康效应。
2.微生物分析与应用:主要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环境与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
3.国境卫生检疫:研究对象为我国和国际规定的出入境的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禁止入境疾病,对旅客、货物中的等病原进行分析、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研究。
4.化学品检验新技术:侧重人工抗体、纳米技术、免疫法、酶法等技术在小分子化学品和化学污染物检测和控制中的应用。
5.实时分析与监测技术:结合最新的学科发展,利用光学、电化学、质量检测等方法,建立对不同污染物、生物标记物的原位、实时检测新方法。
6.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识别方法,结合各种识别信号转换技术,建立酶传感器等多种生物传感器,用于不同生物样品中特定靶分子的快速检测和持续观测。
(七)食品安全与管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Z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食物卫生学与食品毒理学 2.食品安全与管理
(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专业代码:107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卫生服务研究 2.循证卫生政策 3.医疗保障制度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普通博士研究生
总学分
≥53学分
≥29学分
修课
学分
≥3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
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硕士一外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
≥10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补修课程只计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措施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3年云南省劳动合同书电子版(5篇).doc VIP
- 医德医风考核表模板.pdf VIP
- 单证员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docx VIP
- 事业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5ppt课件.pptx VIP
- “任务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VIP
- 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项目策划用户需求书.doc VIP
- 【教学创新大赛】《分子生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质量管理工具及其应用指导之2:理解组织及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过程方法和策划类(雷泽佳编制2024A0).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