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第PAGE 15页(共10页)
通州区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7年4月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9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题。
材料一
宋代的戎州,治所位于僰道县,金沙江和岷江于此汇合。一日,被贬至此的黄庭坚泛舟江上,思索起困扰他已久的书法难题。虽然,在这之前的元佑年间,黄庭坚的书法已经风靡天下,尤其是那伸展不羁的捺脚,被时人称为“元佑脚”。但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笔画间的那股“痴钝”之意,凝于眉头,郁于心头。如何将其抹去而更为【甲】?这是黄庭坚冥思已久的问题。于是某个闲暇之日,他出现在僰道江上的一叶扁舟内,他斜靠在船中,以指为笔,以空气为媒,模拟着笔势的运行。苦思中,只见船工那荡桨的动作,一推一挽之间协调自然、天然成趣,——这岂非与书法笔势隐隐暗合?刹那,如武陵人入桃花源,豁然开朗。在《山谷题跋》卷九《跋唐道人编余草稿》中,黄庭坚自谓:“于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得用笔。”长年,就是当地人对船工的称谓。
于江上扁舟悟“道”并不是黄庭坚的专利,同时代的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早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二人既在文学史上号称“苏黄”,又在书法上与“米蔡”并列为宋四家,宋人曾敏行所著《独醒杂志》中记载:苏轼说,鲁直(黄庭坚的字)字虽然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好似“树梢挂蛇”。黄庭坚【乙】,您的字我固然不敢轻易评论,但偶尔觉得有些褊浅,颇像“石压蛤蟆”。
苏轼传世名作《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苏书字体横扁,左低右高,如被石头压住而呈斜翘姿态,落入蛤蟆体之讥真是“恰当”极了。同张书卷后有黄庭坚的跋语,且看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以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的论说,树梢挂蛇的评价也是“理固宜然”。
书法家风格各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与之并列的欧阳询则“森森焉若武库矛戟”。但苏黄二人如此突兀的差异中间,却又隐藏着一些“密码”。
1.根据“材料一”,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巧夺天工 反唇相讥 B.浑然自成 反唇相讥
C.浑然自成 自我解嘲 D.巧夺天工 自我解嘲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黄庭坚书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佑脚”是黄庭坚所创,在宋代被人们竞相效仿。
B.笔画间“痴钝”之意的抹去,灵感来自荡桨的长年。
C.其书法风格独特,时人无法超越,被列为“宋四家”。
D.其字横长不羁,奇崛伸展,被苏轼说是“树梢挂蛇”。
3.下面是苏轼《寒食帖》书法作品(局部),你是否同意黄庭坚评其字为“石压蛤蟆”的观点?(3分)
4.江上扁舟悟“道”不是黄庭坚的专利,苏轼泛舟赤壁而作《赤壁赋》,借客之口感慨“ , ”之人生短暂。(2分)
材料二
文房四宝,毛笔当属最重要的一项。各色毛笔中,湖笔有笔中之冠的美誉。湖州在长达几个世纪内都是全国的制笔中心,而在湖州之前,这个身份属于宣城。相传,秦始皇时蒙恬南伐楚国,在中山取得优质兔毛,纳颖于管,世称蒙恬造笔。唐代韩愈为此写《毛颖传》,据学者考证,此中山是宣州之中山,于是宣笔的起源显得“其来有自”了。
1954年湖南长沙左公山发现一座战国楚墓,墓内出土一支毛笔,装于一根细长的竹筒内,笔杆长18.5厘米,杆径0.4厘米,竹质。笔头长2.5厘米,以兔毛制成毫,用细线缠绕在笔端周边,并以髹漆固定。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因而号称“天下第一笔”。
此时的毛笔极为细长,实是为了方便。1972年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一支汉代“白马作”毛笔,其杆尾削尖,如同一根簪子。插笔于冠,以备书写,故名“簪笔”。又插笔于耳际,或称“珥笔”,《汉书》中就有“簪笔持牍趋谒”的描述。
两晋之后,毛笔渐粗,至唐为盛。日本正仓院犹存十数支唐笔,虽然长度上仍和秦汉相仿,但杆径已经暴增到2厘米左右。这种毛笔有一个专名,叫鸡距笔,做法和前代也大有不同,乃是由麻纸缠绕笔毫而成。比起前代和今天的毛笔,鸡距笔毋宁说近似于硬笔了。这种发展有利有弊,白居易作《鸡距笔赋》赞颂之,而柳公权则批评其“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发展至宋代,毛笔形制再次发生改变。黄庭坚曾在《跋东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使至塞上复习课件.ppt
- 2017春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二首.ppt
- 2017春人教精通版英语五下Unit 6《We’re watching the games》(Lesson 31)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金属第1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2课时金属矿物及其冶炼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灯祭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课件.ppt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祥子买车人物性格教学课件.ppt
- 2017春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第3课时课件.ppt
- 2017春八年级数学下册难点探究专题特殊四边形中的综合性问题选做课件.ppt
- 2017苏教版一年级下册《9咏华山》课件.ppt
- 2017高分突破语文西游记导学案.ppt
- 2017高三二轮诗歌专题指导.doc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颐和园课件3.ppt
- 2017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交变电流专题01交流电的产生和图像含解析.doc
- 2017语文三年级下册《雨后》.pptx
- 2017高考政治一轮二轮复习专题五 我国的公民与政府.ppt
-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恒定电流 实验六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课件.ppt
- 2018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经验.docx
-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1大题 考点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