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三二轮专题二 诗歌鉴赏专题指导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2 页
淮阳中学语文二轮资料——诗歌鉴赏专题指导
编写:贾晗 刘霞 审定:赵健 邱天恩
[考点要求]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讲
考场懂诗,有道有术
古诗鉴赏是审美意味最浓,也是我们得分不高的“高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从整个高三一轮、二轮乃至三轮复习过程看,根源还是在读不懂上。的确,古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几乎每个字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加之时空的阻隔,都给我们读懂、赏析造成了不少的障碍。因此,“读懂”不仅是我们一轮复习致力的重点,也是二轮复习不能放松的方向。况且,有不少省市卷直接就以“读懂”来命题。本学案试图帮助你解决考场上如何“读懂”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读懂”方面的试题。
一、考场“读懂”要求
1.考场上的“读懂”只是相对的。对于一首诗来说,“读懂”可能永远“在路上”。考场上的“读懂”,仅限于把握了诗的大体内容,思路是什么,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不要为达不到平时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理解得那么深入、透彻而心急,不要患上“读懂强迫症”。读懂,只是“懂”而已。
2.考场上的“读懂”需要在做题前静下心来,沉进去,好像在考场上过把读诗瘾。不可未读懂就匆忙做题,好像多读一遍就耽误了做题似的。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读懂了,做题就相对容易了。
3.考场上的“读懂”,时间与精力一定要用在理解诗意上。至少要读三遍,要把时间用在品读语言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寻找最直接、最牢靠、最快捷的读懂路径。
4.考场上的“读懂”,只需要突破一两处重难点。因为高考所给的诗歌,尽可能让考生能读懂,但绝不可能让考生一览无余。会在某一处某一点上有障碍,如某一两处诗句或词语,诗的层次跳跃上偏大,诗的感情不是那么明显。而这些,只要多读几遍,多方联系,“连猜加蒙”,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考场“读懂”路径
1.最直接、最牢靠的路径
(1)看标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抓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如2015年全国卷Ⅱ《残春旅舍》颈联中的“愁”、尾联中的“免被尘埃污”“待眼明”,都是“情语”;2015年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首联中的“爱”“暂开颜”,也是“情语”。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
当然,不是诗中所谓的“情语”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故意用反语。当然,这种情况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2.抛弃经验感觉,树立语言意识,对诗家语要“咬”“嚼”“泡”
读懂诗歌的王道是读懂语言。要遵循诗歌的语言逻辑,深入语言内核。在景与情构成的“阅读场”中,就诗论诗,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练含蓄的语言“泡开”“还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资料而知人论世,更不可空凭经验感觉而主观臆测。
对于那些无标题(或标题不含重要信息)、无明显情语的诗来说,读懂它只有靠品语言了。例如清词人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学生读这首词,常为词牌名“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为词人写此词时心旷神怡,饶有兴致。这样一来,作品的基调完全反了,回答任何问题皆是枉然。这首词中“江南好”是事实,“城阙嵯峨”也是事实,仿佛高峻威严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词人笔锋一转,“陵前惟石马”“陌上有铜驼”两句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结,引典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伤。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如果不能笔译,起码在脑海中把它翻译一遍。
三、与“读懂”有关的具体题型
1.词句理解题
读懂,总是从具体的词句开始的,这也是考查是否读懂的重要内容。通常是以这样的提问方式出现的:①解释“×××(词、句)”的意思,②如何理解“×××(词、句)”?
答题时,要注意几点:①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二首.ppt
- 2017春人教精通版英语五下Unit 6《We’re watching the games》(Lesson 31)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金属第1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2课时金属矿物及其冶炼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灯祭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教学课件.ppt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课件.ppt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祥子买车人物性格教学课件.ppt
- 2017春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第3课时课件.ppt
- 2017春八年级数学下册难点探究专题特殊四边形中的综合性问题选做课件.ppt
- 2017春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ppt课件3.ppt
-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颐和园课件3.ppt
- 2017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交变电流专题01交流电的产生和图像含解析.doc
- 2017语文三年级下册《雨后》.pptx
- 2017高考政治一轮二轮复习专题五 我国的公民与政府.ppt
-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恒定电流 实验六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课件.ppt
- 2018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经验.docx
-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1大题 考点2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 2018届高中数学必修(人教版)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一课时)课件.ppt
- 2018届高中数学必修(人教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