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chapter02—道路平面线形.pptVIP

道路与桥梁工程chapter02—道路平面线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5 平面线形组合 回头曲线一般是由一个主曲线、两个辅助曲线和主、辅曲线所夹的直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曲线。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前方总够远的距离,当前方有障碍物或对向来车时,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1)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即为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停车视距 210 160 110 75 160 75 110 40 75 30 40 20 各级公路停车视距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2)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当视高为1.2m,物高为1.2m,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即为超车视距。分四阶段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2)超车视距: 1.加速行驶距离S1 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 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S4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6 行车视距 (3)会车视距 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会车视距。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由三部分组成:①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②制动距离;③安全距离。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7 平面设计成果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交点号 交点坐标 交点桩号 转角值 曲线要素值(m) N(X) E(Y) 半径 缓和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参数 切线长度 曲线长度 外矩 校正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QD 3280597.196 530444.609 K0+000                 JD1 3280622.977 529887.289 K0+557.916 14°32′25″(左) 1200 170   238.2 474.529 10.737 1.875 JD2 3280257.203 528150.305 K2+332.995 16°14′7″(右) 1000 180   232.8 463.36 11.485 2.248 JD3 3280485.405 525145.933 K5+346.021 8°33′17″(左) 4100     306.65 612.163 11.452 1.139 JD4 3280371.439 523598.079 K6+898.065                 曲线主点桩号         直线长度及方向 第一缓和曲线起点 第一缓和曲线终点或圆曲线起点 曲线中点 第二缓和曲线起点或圆曲线终点 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直线长度(m) 交点间距(m) 计算方位角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57.916 272°38′55″ K0+319.714 K0+489.714 K0+556.979 K0+624.243 K0+794.243 1305.948 1775.079 258°6′30″ K2+100.191 K2+280.191 K2+331.871 K2+383.551 K2+563.551 2475.819 3013.026 274°20′37″   K5+39.370 K5+345.452 K5+651.533     1552.044 265°47′20″           第2章 道路平面设计 2.7 平面设计成果 逐桩坐标表 项目名称:陕西安康至平利G标段二级公路 第 1 页 共 2 页 桩 号 坐 标 桩 号 坐 标 桩 号 坐 标 桩 号 坐 标 N (X) E (Y) N (X) E (Y) N (X) E (Y) N (X) E (Y) K0+000 4118711.022 486269.9641 K0+500 4118453.122 485841.6096 K1+000 4118335.238 485370.9302 K1+500 4118332.553 484870.9374 K0+020 4118700.706 486252.82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