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环境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生态环境;重点: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互生、共生、寄生 2.微生物在C、N、S、P循环中的作 用及其相关微生物;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生 物 圈(biosphere):地球表面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圈层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它是生物圈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功能单元;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微环境:紧密围绕微生物细胞的环境,它与微生物的关系比大环境更为密切 稳定性:群落中的优势种作为主导者使群落稳定 适应性:通过改变群体的结构适应新环境 基因流: 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基因的平行转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微生物生态系统构成;种群(population):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种个体细胞生长组成 In a microbial ecosystem individual cells grow to form populations; ;群落(community): 同一环境中两个以上共位群由于生活繁殖与代谢上的连锁而构成相互依赖、制约的生物群体 Sets of guilds conducting complementary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teract to form microbial communities;生态系统(Ecosystem): 微生物群落与大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作用则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en interact with communities of macro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 to define the entire ecosystem; 生物膜(Biofilm): 微生物细胞与基质表面形成的有组织 的微生物系统 微生物垫(Microbial mat): 在特定环境发展的巨大生物膜 ;A Simple Ecosystem;Community 1 Photic zone – cyanobacteria and algae 6CO2 + 6H2O C6H6O6 + 6O2;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动植物残体、有机肥料 矿物质成分 团粒结构调节了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渗透压在3-6之间 pH范围多数在5.5-8.5之间 土壤的保温性 阻挡紫外线杀伤;Very few:free in the soil solution Most as: microcolonies attached to soil particles;原位杂交法得到的微生物在土壤颗粒上的微菌落形态;;Visualiz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the surface of soil particles by use of SEM;细菌:细菌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 放线菌:数量次于细菌,约占5-30% 真菌:数量次于细菌和放线菌,但生物量最高。 藻类:单细胞硅藻或丝状绿藻等,约占1% 原生动物:主要包括纤毛虫、鞭毛虫等。它们数量不多,但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毒:主要以噬菌体的形态存在,其生物量甚微。;Proportion of different soil microorganisms ;耕作层(15cm)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20世纪80年代,美国能源部----- 地下科学计划(Deep Subsurface Program);九十年代初期从地下数公里发现的超微型细菌,用代谢产生的CO2作指标,计算出其代谢速率仅为地上正常细菌的10-15,认为它们需要100年才能分裂一次。;在特定土壤中存在的具有特征性的微生物类群,称为土壤微生物区系。采用多种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培养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各个组分,从而认识特定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在数量和类群上的特点,称为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1、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法;2、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特点;微生物的数量也与于土层的深度有关,一般土壤表层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土著性区系是以土壤腐殖质为主要有机养料,生长慢,数量稳定,作用持久。主要以G-无芽胞杆菌和放线菌等为主 发酵性区系是以在新鲜动植物分泌物、排泄物和残体为主要有机养料,其代谢活性和数量表现为大起大落的间歇性。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的细菌、青霉、曲霉和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