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自由观比较的论文
道德自律是自由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所蕴涵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人之所以能够最终达致这一境界是因为人的天性不仅自由而且善良性善论是儒家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石在儒家看来“仁”源乎人的生命的内在要求而非人为构造出来再强加于人的某种外部规范;亲情是人最天然最本真的感情只要用它来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理想的大同世界就能够实现人性原本善良只是因为受到了污世流俗的习染才逐渐丢失了自己的真性情儒家的救世就是要通过教化众生来重塑自我回归真我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第六章)他还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救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第十一章)这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心所固有的本性如今人失却了自己的本性而全然不觉这是很可悲的求学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找回人的本真之我儒家十分强调自我修养必须发乎本心人格完善是人的自觉追求这完全是超功利的既不是为了求得大众的赞赏更不是为了追名逐利因此儒士修身的第一要义就是:正心诚意毋自欺《礼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明确表征了儒家的这一立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弃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为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篇》)儒家倡导人格的凛然尊严和浩然气节怕处在政治权势的重压之下也绝不卖身求荣;即便贫困潦倒生活无着也要保全自己的名节这种特行独立的人格气象足以令那些择利者、求荣者、卖身者汗颜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子罕》)一个牢牢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和道德理性而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为一己得失所虑的人就是一个超越了各种束缚的、拥有最高自由的人
儒学的理想人格上如此的高尚它的道德理念是如此的完善不由人不心向往之然而我们恰恰认为儒学最大的缺憾就在于对人性作了过于乐观的估价因此它也走不出这样的逻辑怪圈:如果每一个人都天性善良那么后天的恶习从何而来倘若人心如青天白日又何来乌云蔽日乌云蔽日既是事实又能指望将其彻底驱散其实人是极端矛盾的动物他永远不能挣脱生命的有限性因而生存焦虑会一生一世伴随着他;可正是这种焦虑使他渴望超越去触及那深不可恻的无限和永恒人之为人就是因为他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无论他行善还是作恶这种情欲都是他行为的最大驱动力(如果不是唯一动力的话)有情欲就会生恶念就会私欲膨胀就想损人利己然而人又是一个理性动物处在社会教化之中他也厌恶自己的俗不可耐向往那至纯至善的完美境界人既逃脱不了尘世的诸多诱惑又消除不了自己对完美界域的憧憬这本身就是人类无奈的宿命的确因为人有善的愿望我们并不否定儒家道德教化的引导作用也乐于承认在儒家理想人格感召下中国历史上确有少数高洁卓越之士以其孤往直前的道德大勇和独立挺拔的人格魅力为世人作出了表率然而少数圣贤的生命成长历程并不具有普遍的范型意义就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世俗世界的诱惑太多太大实在难以抵御因此人世间邪恶和伪善的行为远远多于高尚道德的行为甚至圣贤的垂范对普通人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儒学基于性善论的德治礼教的空疏无力就尽显出来这就是说儒家相信人天性善良相信道德教化对于人心的向上和社会的安定具有主要的甚至根本的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的恶行缺少防范的考虑更缺少防范的措施有人反驳说儒学对人的恶念和恶行也不乏冷峻的分析它同样主张用法律等制度性措施对人的行为进行遏制和惩治然而在这一方面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亦有过明确的定位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就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人民用刑罚来整顿人民他们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就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口服心服可见在孔子眼中德治才是最根本的手段尤其重要的是道德教化是要靠人来实行的教化别人的人必是修正“正果”的人他们的人品德行具有先验的确定性因此德治从来都和人治相关联中国这个儒教社会并不是没有法律制度然而它却从未形成过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君主和权臣总是凌驾于法律之上所谓刑罚不过是用来对付草民百姓的
儒学的这一重大缺陷使其学理与现实之间出现了无法填补的沟壑儒家认为孝悌是人之本忠君爱臣父慈子孝这就是构建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宫廷斗争之频繁手段之残忍又是许多民族、许多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儒家极力推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气节但实际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人们所看到的却是荒淫之君、暴戾之臣比比皆是最为可恨的是君主和臣属们一个个私下里贪得无厌但表面上却一个比一个道貌岸然这种厚颜无耻、虚伪做作堪称世界之最!但凡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