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当沉没度过小或供液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工作筒时,均会影响示功图的形状。 C 特点:卸载线平行左移,液面越低,左移距离越大。 下冲程由于泵筒中液体充不满,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柱塞遇到液面时,才迅速卸载,卸载线与增载线平行,卸载点较理论示功图卸载点左移(如图中D 点) D o 1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3、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充不满程度越严重,则卸载线越往左移。(如右图2、3所示) 有时,当柱塞碰到液面时,产生振动,最小载荷线会出现波浪线。 1 2 3 P S A B D C D′ o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例题: 请绘出泵工作正常但地层供液不足的示功图,并简要说明。 如图所示: 该类功图的基本特点是: (1)增载正常,卸载缓慢; (2)上下线平行,左右线基本平行; (3)整体形状如一把带把的菜刀,供液越差,刀把越长。 原因:上冲程时,由于供液不足,吸入的液体未能将工作筒充满;下冲程时,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少,只有活塞下行碰到液面时开始减载;活塞下行速度快,碰到液面时会发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使减载线变陡。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3、充不满影响的示功图 例题: 该井泵深1006 m,沉没度200 m,由于油层供液能力差,沉没度小,本图特点是供液不足,抽油杆有振动。 措施: 加深泵挂;采取合理的抽汲措施;调整对应注水井注水量;采取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采取间歇抽油方式。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例题: 某抽油机井油层中部深度为2420m,静压为9.61MPa,原油比重为8.62*103N/m3,气油比为15.3m3/t,泵效为13%,含水为20%,含砂为0.2%,套压0.784 MPa,压差控制在1.961 MPa比较合理,泵挂深度为1873.6m,试分析该井工况。 (1)计算沉没度: (2)分析工况: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该井沉没度在50m,处在不合理的范围,并且泵效较低,所以该井在工况图中的位置为供液不足区。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1)排出部分漏失 C 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柱塞上面的液体经过排出部分的不严密处(阀及柱塞与衬套的间隙)漏到柱塞下部的工作筒内,漏失速度随柱塞下面压力的减小而增大。由于漏失到柱塞下面的液体有向上的“顶托”作用,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缓慢。 o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P S A B D (1)排出部分漏失 C 随着悬点运动的加快,“顶托”作用相对减小,直到柱塞上行速度大于漏失速度的瞬间,悬点载荷达到最大载荷(如图中B点) o B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当柱塞继续上行到后半冲程时,因柱塞上行速度又逐渐减慢,在柱塞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瞬间(如图中C点),又出现了液体的“顶托”作用,使悬点负荷提前卸载。到上死点时悬点载荷已降至C″点。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A B D C B’ C’ S 下冲程,排出部分漏失不影响泵的工作。因此,示功图形状与理论示功图相似。 D’ o C″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由于排出部分漏失的影响,吸入阀在B′点才打开,滞后了BB′这样一段柱塞冲程; P A B D C C″ S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而在接近上死点时又在C′点提前关闭。这样柱塞的有效吸入行程为B′C′。 漏失量越大, B′C′线越短。 在此情况下的泵效: C′ D’ o B′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对柱塞的“顶托”作用很大,上冲程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如图中AC所示,吸入阀始终是关闭的,泵的排量等于零。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1)排出部分漏失 P A B D C B’ C’ C S B’ C’ D’ C o 特点: 卸载提前,增载缓慢。左下角变尖,右上角变圆,为一向上的拱形。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A 4、漏失影响的示功图 (2)吸入部分漏失 P S A B D C D 下冲程开始后,由于吸入阀漏失,泵内压力不能及时提高而延缓了卸载过程,使排出阀不能及时打开。只有当柱塞速度大于漏失速度后,泵内压力提高到大于液柱压力,将排出阀打开而卸去液柱载荷(如图中D 点) 。 悬点以最小载荷继续下行,直到柱塞下行速度小于漏失速度的瞬间 (如图中A 点) 。 o (三)实测示功图及分析 泵内压力降低使排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