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25个成语典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自《论语》的25个成语典故 |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7.【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为政 8.【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9.【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10.【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没有人接受并重用他,他并不灰心。弟子子贡以得到美玉如何处理问孔子,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卖掉它,卖掉它,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 12.【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有很多,意在告诫别人稳重行事。 13.【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春秋时期,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说:不全对,君主一句话下边不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 修身 14.【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

文档评论(0)

13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