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地理高考试卷命题点统计与分析(全国二卷).doc

近四年地理高考试卷命题点统计与分析(全国二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四年地理高考试卷命题点统计与分析(全国二卷) 一.考点分布 2004考查的知识要点点 2005考查的知识点要点 2006考查的知识要点 2007考查的知识点 河流的分布、补给、流量变化特征 人口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产业转移的原因、特点、影响 工业区位 台风过境气压变化图的判别 板块构造、火山地震分布,纬距计算 日出时间与日期的关系、气压带的分布、高低纬的划分、日照长短的推算 地形图与自然灾害 图解内容,全球变暖的原因分析 热容量与温差变化 据农产品产量贸易判别农作物类型,贸易状况分布、各国农业概况 地形与生态、农业生产条件 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价格与距离关系图的理解运用 气温与地形的关系,影响气温的因素、等值线的阅读 区域气候特征、形成原因 传统工业集聚的原因,区域工业优势区位的分析 洋流的分布、影响 日照图、时间计算 时区的推算 东南亚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比较、迁都问题 城市规划与环境 剖面图的绘制;降水类型及成因判别;外力作用的表现 识记重要的地理事物;气候类型、特征、分布;欧亚大陆桥的意义;交通方式的比较 青藏铁路沿线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气候图的阅读分析 区域自然特征及农业生产条件 曲线图的阅读分析,耕地减少的原因分析 识记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名称;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的分析 区域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条件 二.四年考点分析 近四年中文综考查地理试卷结构形式、难易度保持了基本稳定,以地理知识中的基本原理为主要考查对象,注重地理原理与区域的结合,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特色,也体现了命题者“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试题关注热点、凸显人文,从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从上表分析可知,近四年中考查的主干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全国二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以下一些: 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04年 05年 06年 07 气候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气象灾害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具体分析 台风过境气压变化图的判别,降水类型及成因判别 热容量与温差变化 气候类型、特征、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 气温与地形的关系,影响气温的因素、等温线的阅读 气候图的阅读分析 区域气候资料与农业生产 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 传统工业集聚的原因,区域工业优势区位的分析 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的分析 产业转移的原因、特点、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工业区位与城市环境 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人口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重点国家和地区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点描述和分析 西亚区域图,秦岭、渭河平原地形图 东南亚区域图 东南亚某区域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 近四年中只出现一次的主干知识点:河流的分布、补给、流量变化特征;板块构造、火山地震分布,洋流的分布、影响,城市规划与环境等。 近四年高考中从未出现的知识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生物和土壤,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大气运动(等压线图的应用分析);地域分异规律;文化和旅游的有关知识等 三、高考命题走向分析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着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为使考生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对前几年《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研读和高考试题的分析,今年地理高考命题会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继续加大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点只是考查能力和思维的载体。更多的是通过提供资料、设置情境来考查能力和素质。资料包含了各种信息,有文字、图像、图表、数据等,取材常常来自教材以外的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些命题的“切入点”往往不拘泥于教材,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点和理论是可以解决的 2.更重视考查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社会现象,善于获取、处理各种信息,能熟练使用、判读、绘制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表,具有空间概念和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具备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结论的地理综合思维方法。 3.以时事类信息为载体,考查地理学科内的主干知识。不是直接出示时事信息或直接靠时事本身,而是选取与地理相关的问题,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实现热点问题“冷处理”的测试效果。十七大及今年两会中强调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在考卷中出现,如民生问题可能会结合地区发展条件和生态问题进行考查,环境污染问题可能结合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模式来一并考查 4.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继续增加简答类题型,增加考查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能力;增加答题的灵活性和地区适应性。 5.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克服困难征服疑难的意志和能力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