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落枕-公开课件(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 枕 定义:颈部因突然后仰或前屈,或因为睡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熟睡后肩部裸露风吹着凉等,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的一类病证。 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 轻者4~5天可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放射,迁延数周不愈。此病推拿疗效确切、迅速。 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系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解剖生理 颈部的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菱形肌、斜方肌、头夹肌、半棘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这些肌群主管头和颈肩部各种活动。 临床中落枕主要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发生痉挛。 解剖生理 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均是颈部浅层肌肉,前者起自项背中线,肌纤维向肩胛冈方向走行,止于肩胛冈上缘、肩峰和锁骨外三分之一处;后者起自胸骨上端,锁骨内侧端,肌纤维向外上方走行,止于颞骨乳突。此二肌若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若单侧收缩,斜方肌使头倾向本侧,胸锁乳突肌使头倾向本侧,下颌旋向对侧。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和颈1-3神经支配。 解剖生理 如受到外力牵拉或劳损,致使颈部肌肉群张力平衡失调,便可产生颈部肌筋损伤性痉挛和疼痛。 颈部的筋膜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各处厚薄不一,围绕颈项部的肌肉、器官,并在血管和神经周围形成纤维鞘,以维护其完整性而起保护作用。若受外力牵拉过久,受到损伤,颈项部的相应部位便可出现疼痛不适的感觉。 病因病机 落枕多由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以及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致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牵拉位,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 病因病机 归纳: 1.过度牵拉 2.局部受寒 3.颈椎间关节错位 病因病机 1.过度牵拉: 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浅层,离颈部运动轴心距离最大,当颈部处于非中立位时,一侧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的拉长最多,所受的牵拉力也最大。由于睡卧时姿势不良、枕头过高或过低,使一侧肌肉强烈牵拉,如果肌肉长期处于过度牵拉而得不到松弛,就会使肌肉两端软组织造成损伤,同时损伤、疼痛又引起保护性肌痉挛,即颈部向一侧转动受限。 病因病机 2.局部受寒: 若起居不当,颈部受寒,可使浅层肌肉痉挛,局部血管收缩,并使神经受到挤压,导致疼痛?肌痉孪?疼痛链的恶性循环。 病因病机 3.颈椎间关节错位: 当颈部动作不协调时,或颈椎稳定性下降,使椎骨旋转,椎间关节错位。椎间关节错位可导致以下病理改变: a.关节囊受牵拉,刺激椎窦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一般疼痛较轻,无明显肌痉挛。 b.滑膜嵌顿于错位的关节面之间,导致剧烈疼痛、反射性肌痉挛。 c.椎间孔变窄,前后经变小。若病人已有该节段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临床表现 1.颈项相对固定在某一体位,某些患者用一手扶持颈项部,以减少颈部活动,缓解症状。 2.颈部疼痛,动则痛甚。 3.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如左右旋转、左右侧弯、前屈与后伸等活动。 检 查 1.颈活动受限:颈部呈僵硬态,活动受限往往限于某个方位上,强行使之活动,则加重症状。 2.肌痉挛伴压痛: 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在胸锁乳突肌处有肌张力增高感和压痛; 斜方肌痉挛者,在锁骨外1/3处或肩井穴处或肩胛骨内侧缘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肩胛提肌痉挛者,在上四个颈椎棘突旁和肩胛骨内上角处有肌紧张感和压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落枕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症状,多在睡眠后出现一侧颈项部疼痛,局部僵硬并有明显压痛,头颈活动受限。但在手法治疗前需与下列疾病加以区别。 颈椎半脱位、颈椎病、颈椎结核。 诊断与鉴别诊断 1.颈椎半脱位:颈椎半脱位又称环枢椎半脱位,它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环枢关节结构失常,而发生的关节半脱位。 由于儿童的颈椎关节面接近水平,齿状突发育不完善,韧带松弛,故 本病常见于青少年及儿童。 X线检查: 1.侧位片示环枢正中关节的前关节间隙超过2.5毫米,提示环椎前脱位。 2.环齿间距大于环枕线前段1/3,或齿状突轴线与环枕线夹角小于70度,提示齿突后移位。 3.开口位齿状突轴线与环椎轴线不重叠,提示寰枢椎半脱位。 诊断与鉴别诊断 2.颈椎病:反复落枕,起病缓慢,病程长。因颈椎关节不稳而引起,常伴有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需摄颈椎双斜位片或正位片证实。 3.颈椎结核:有结核病史和全身体征,如低热、消瘦、盗汗及疲乏无力等,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需摄颈椎正侧位片证实。 治 疗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理顺肌筋。 2.取穴与部位: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肩外俞等。 3.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法、揉法、拿法、拔伸法、擦法等。 手法治疗的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