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③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具有试图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强烈愿望;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自学) 最大的特点: 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探究一: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经历及进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4)实践上:都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 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潜滋暗长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封建社会的内部格局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封建制度迅速进入了一个天崩地裂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前言 儒学的地位演变 春秋 战国 秦 汉 东汉末年-唐 宋明新儒学 明清之际 统治地位,文化主导 但受到冲击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唐甄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明清思想 占据统治地位思想: 反封建思想: 理学和心学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人物生平简介 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 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受传统思想的 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和 进步史学家,后被明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李贽 (明后期)——反正统意识 1、人物简介及代表作 李贽的代表作: 李贽 (明后期)——反正统意识 儒家经典非“万世之至论”,否认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道学家“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②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提出“童心说”。 ①批判程朱理学,对正统进行挑战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 ③诗文写作上,主“真心”,反摹古 2、主要内容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李贽 (明后期)——反正统意识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1、黄宗羲生平: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2、黄宗羲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主张限制君权 ③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君者…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3、意义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到清代,一方面世人仍坚持“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农工皆商为本的思想。 两种认识观点的区别是什么? 前一种观点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后一种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 区别:前者以农为本思想,后者重视工商业思想 前者思想根源: 自然经济,它是封建专制制度经济基础 后者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封建制度衰落, 评价: 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种主张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正确的。不同是前者处于封建制度的兴起、确立时期。…..后者是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 1、顾炎武生平: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 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②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提倡实学 2、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主张 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顾炎武自崇祯十二年(1639)后,即开始搜集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 代表作:《日知录》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