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新思想的实践:百日维新(变制度,残花留香) 戊戌六君子 荣禄 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戊戌变法人物 A、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B、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维新思想的影响--残花留香 2、失败原因: 孙中山 三、走向共和——民主共和思想 1、背景: 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受挫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2、民主共和思想的发展 代表人物: 孙中山 章太炎 邹容 方式: 创办刊物 、编印小册子、 组织团体 3、民主共和方案 提出:1894年,兴中会 确立:1905年,同盟会 初步实现:1912年,中华民国 成立 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内容: 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②意义: a: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使更多 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之比较: 维新派 革命派 相同点 不同点 (1)、主张挽救民族危亡,摆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2)、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通过变法参与政权,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 阶 级 代 表 思想主张 特 点 地主阶级 林则徐 魏 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谭嗣同、严 复 实行君主立宪 学习制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推翻封建政府,实现民主共和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的?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库仑。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新文化运动(1915—1923年) 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问题一:新文化运动背景 1、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2、政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专制独裁,企图复辟帝制 3、思想: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二十一条》的签订 0 1 2 3 4 0 1 2 3 4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纲要求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实质 】向西方学习 本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线索是: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即: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