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植被与土壤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嵛山植被与土壤实习报告 一、概述 (一) 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昆嵛山,烟台海滨 时间安排: 7月11日上午山东师大长清校区出发,当日下午3时到达烟台昆嵛山实习基地,17日返回济南。 具体实习行程如下: 12日:芝罘岛,夹河口; 13日:蓬莱阁,养马岛; 14日:昆嵛山; 15日下午:迎口山 实习指导老师: (二)实习地概述: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的烟台市与威海市交界处。地处北纬37deg;25rsquo;,东经120deg;40rsquo;,东临黄海,北与渤海相望,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其地势起伏,地形险陡,支脉短急,气势雄伟。主峰泰礡顶海拔923米,为胶东第二高峰。走向东南西北,延伸到渤海。坡度一般在20deg;30deg;左右,仅在山顶部坡度可达 50deg;70deg;。 昆嵛山东、北部濒临黄海和渤海,气候为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均温12deg;,年均降水量1050mm,全年分配不均,集中于7、8、9三个月。 昆嵛山是个绿色植物宝库,动植物资源丰富,大森林莽莽苍苍,景观千姿百态,有植物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14种。森林覆盖率达82%。 昆嵛山的土壤以棕壤为主,pH值6.5左右,山麓及山顶平坦的局部地段常有小山地灌丛草甸土或沼泽化草甸土,土壤水较多,有机质丰富,pH值5.8以下。 (三)实习目的和要求: 1、认识昆嵛山主要植被和土壤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动态变化 2、掌握植物、土壤地理野外调查地基本方法 3、培养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4、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内容 植被部分 (一)实习用品: 测绳、皮尺、小钢尺、插杆、样园、样方调查记录表、铅笔等。 (二)分 组: 每10人一组,是出外采集、专题研究、整理标本和就餐的基本单位。实习用具和参考资料也以组为单位发放。 (三)实习路线及观察要点: 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实习基地水帘洞-三龙潭(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天然氧吧(红松林)水淹涝坡(落叶松林)寒风岭泰礴顶 (四)主要内容: 1、 观察昆嵛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沿途观察植物群落的外貌,如赤松林、杉木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山地灌草丛等。 (1)赤松林 是昆嵛山主要针叶林,建群种赤松自山麓到山顶的山坡均有分布,特别是 在600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坡上,常郁闭成林,外貌单调,林相较整齐,随赤松林在山区分布地生境差异,树下灌木草本植物有明显不同,因而可见不同赤松林群落。在山坡中下部的阴坡、半阴坡上土壤比较肥沃深厚处,常分布赤松山兰羊胡子草群落,这里赤松生长良好,树干挺直,郁闭度较大,树龄20年的赤松平均树高9m,胸径l2cm,组成乔木第一层。在林下更新苗中赤松占绝对优势。灌木主要为山兰,草本植物主要有羊胡子草,成簇生长,另外也可见到地榆、铃兰、珍珠菜、地柏等较喜湿植物下盖度可达50%以上。在山区向阳坡或半阳坡土壤比较瘠薄干燥处,则分布着赤松胡枝子白羊草群落,这里林木生长稀疏,乔木除赤松外,尚有少数麻栋混生其中,16年生赤松平均树高6.5m ,胸径7.0cm,林下灌木主要为胡枝子,其次尚有扁担木、山兰、白檀等。草本主要有自羊草、黄背草,也可见到百里香、野艾等。 (2)落叶阔叶林 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坡、沟谷及路旁,占据面积不大,主要建群种有麻栎、槲栎、蒙古栎、盐肤木及其它杂木林等。林下植物主要有山兰、胡枝子、扁担木、黄花草、羊胡子草、荻等,组成不同的群落结构。 乔木层:蒙古栎、盐肤木、板栗 灌木层:胡枝子、小野珠兰、三桠乌药、白檀等 草本层:苔草、羊胡子草 层间植物:菝葜(藤本)等 (3)针阔混交林 乔木层:毛白杨,臭椿,盐肤木,赤松,板栗 草本层:藜(代表西北干旱成分),鸭跖草(偏湿润环境) (4)杉木林群落 杉木为亚热带针叶林建群种。可分布到暖温带,杉木于1950年引种,基茎10cm,胸径20~30cm。具更新苗,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的局域生态植被响应。此处形成沟谷小气候,具有小优势。 乔木层:杉木,毛白杨,槭树,赤松等 灌木层:三桠乌药等 (5)红松林 天然氧吧,此处人工痕迹比较重,红松于1953年引种,此地是中温带或寒温带红松引种的最南界。群落结构为红松纯林,林下结构几乎不发育,有少量草本植物。 乔木层:红松 草本层:铃兰(标志寒温带针叶林) (6)落叶松林 以日本落叶松为主,是(中)寒温带针叶林,环境阴湿寒冷。两侧有灌木层,草本层发育。落叶松群落较红松群落发育好。无毛白杨、赤松。此地人的影响相对要小。 乔木层:日本落叶松 灌木层:白檀,三桠乌药等 (7)草甸 主要分布在海拔850m以上北坡山地,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的局部地段上,群落外貌一般单调,总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