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大学动物学复习资料
杨光焱 南昌大学生物科学141班 5601114030
无脊椎动物
包括脊索动物以外的所有动物。
原生动物门
代表动物——草履虫
1、生活环境:富含有机质的淡水中。
2、形态结构:形似倒置的草鞋;表膜密被纤毛,细胞质中分化出多种细胞器,有大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与营养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
3、运动:纤毛摆动,使虫体沿纵轴旋转前进。
4、生殖: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原生动物的分类:
鞭毛纲:运动胞器为1或多根鞭毛;多自由生活,少寄生;无性生殖为纵二分裂,有性生殖为同配或异配生殖。如眼虫、夜光虫(与赤潮有关)。
肉足纲:运动胞器为伪足;多自由生活,少寄生。常见种类:痢疾内变形虫、太阳虫。
孢子纲:全寄生,行渗透营养,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配子生殖。如疟原虫。
纤毛纲:运动胞器为纤毛(较鞭毛短而多),分化出多种细胞器,细胞核有大小一,横二分裂。常见种类:草履虫、栉毛虫、棘尾虫、喇叭虫。
3)疟原虫生活史:
1.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1)红细胞外期,当感染了 疟原虫的 按蚊叮人时, 原虫将子 孢子随唾液注入人体。子 孢子随血流首先侵入 肝细胞,子 孢子在 肝细胞内发育为滋养体,然后进行裂体生殖,核经过多次分裂,形成裂殖体, 细胞质和细胞膜再分割并包围每个核,从而产生大量裂殖子,裂殖子使 肝细胞破裂,逸出后将进入血液。这一时期约需8—9天,即为该病的潜伏期。(2)红细胞内期,大量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它们首先发育为中央有一空泡、核偏在一侧的环状滋养体(环状体),进一步发育为可伸出伪足的大滋养体,其体内不断沉积出无法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颗粒沉积在红细胞中,称为疟色素。成熟的大滋养体几乎占满了红细胞, 原虫再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成熟后,红细胞膜破裂,每个裂殖子则侵入其他红细胞。由于大量红细胞破裂以及裂殖子的代谢产物释放到血液中,引起人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临床表现为高热、 寒战交替出现的症状,俗称“ 打摆子”。由于每个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又形成新的裂殖子的周期为48小时,故称之为间日 疟原虫。(3)红细胞前期, 原虫第一次在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时期.
2.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
当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可随血液进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在蚊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成雌、雄配子。雄配子钻进雌配子体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合子逐渐变长,可游动,成为动合子。动合子能穿过蚊胃壁,在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球形的卵囊。随着卵囊增大,囊内的核和胞质经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个子孢子。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出,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腺。当受染蚊再次吸血时,子孢子即可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发育。
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人,终末宿主是蚊;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中末宿主是人。
4)伸缩泡
在 草履虫的内质和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位于身体前1/3处,另一个位于身体后1/3处。每个伸缩泡向其周围的 细胞质中呈放射状地伸出几个收集管。在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发现,收集管的端部与 内质网分出的分支小管连通,在伸缩泡上及收集管上都分布有成束的收缩纤维(又称收缩丝),当收缩纤维收缩时,便可将 内质网收集到的体内过剩的水分(也包含着少量的氨、 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再注入伸缩泡,最后通过固定在体表上的开孔——表膜小孔(又称排泄孔)排出体外。位于身体前、后部的两个伸缩泡和收集管,总是在交替地进行收缩,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生物发生律
① 生物发生律是了解 动物类群 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的 定律,尤其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明确时,通常由 胚胎发育来解决。②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定律,不仅适合 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③ 个体发育不是简单地机械的重复,个体发育中也会有变异出现,它又不断地补充系统发展。④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即其 种族 发展史。
2、体腔的形成
形成体腔的两种方法:
端细胞法(在卵裂形成囊胚时,出现两个原始囊胚层细胞,发展为原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一空腔)
体腔囊法(由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胚胞向外胚层伸展,最后形成一囊胚体,其中的口空腔就是体腔)。
腔肠动物门:
分类:
1、水螅纲:一般为小型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水螅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无口道,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感觉器官——平衡囊,单个或群体生活,有的有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5《制作动物分类图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JJF(陕) 048-2021 一体化振动变送器校准规范.docx VIP
- 退药申请单.doc VIP
- 2025年中国镁铝尖晶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农牧民培训国家通用语言.pptx
- 2022年度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迎检实施方案(最终版) (2).pdf VIP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基础测试题北师大.doc VIP
- (高清版)B/T 42584-2023 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pdf VIP
-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