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验医学六十六年!.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检验医学六十六年! 我国检验医学领域近66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从艰苦创业到兴旺发达的曲折历程,发展成为现今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检验医学”。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检验科和医学独立实验室,在许多检测项目上大多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种类亦从60年前的百多项,发展到目前的近千项,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现今检验医学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一、 临床常规检验自1590年荷兰人Leeuwenhoek发明了显微镜,到1660年意大利人Malpighi应用最原始的显微镜观察到红细胞,开辟了医学检验领域中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先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检验医学的发展只经历了66个春秋。1950年代初,在我国各类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项目大多限于血、尿、便三大常规和一般体液检验,依靠一台单目显微镜、几支试管、几张载玻片、再加几瓶染色液,一切依赖手工操作,检验人员凭借一双犀利的眼睛和两只灵巧的手,来探察人体的各类病变。在一张血液涂片中,来鉴别巨红细胞、小红细胞、缺铁性还是营养障害性贫血,或检测疟原虫、血丝虫、李什曼原虫、弓形体等各类血液寄生虫。一张尿沉查涂片和一支尿蛋白试验管来鉴别肾炎、肾盂肾炎还是膀胱、泌尿道炎。一张粪便涂片来鉴别消化不良性还是细菌感染性腹泻,或检测蛔虫、钩虫、姜片虫、吸血虫、阿米巴、肠滴虫等各种寄生虫卵或原虫,检验人员被誉为医生的眼睛。直到80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新一代检验仪器应运而生,自动血液细胞分类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等代替了繁杂的手工操作,既快速、简便、又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二、 临床生化检验临床生化检验是检验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初,国内一般医院开展生化检验并不十分普遍,项目亦十分有限,仅限于血糖、非蛋白氮、血浆蛋白(球、白蛋白/总蛋白),非蛋白氮、肝功能只做黄胆指数、凡登白(胆红素)、麝香草酚/高田荒等10多样试验,使用目视比色(杜氏比色计),试验精密度很差。1958年我国第一代国产光电比色计问世(581型光电比色计),代替了陈旧的目测比色计。到70年代,随着第二代光度计-721型、751型分光光度计问世,并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对我国临床化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期间,我国临床生化检验基本处于停滞阶段,而这一时期国际上由于生化分离分析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化学发光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化学突飞猛进。而我国却在闭关锁国,内乱不止,使我国与国外临床化学检验水平拉大了距离。197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由此临床生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在我国检验医学界一批临床生化专家叶应妩、陶义训、李健斋、文庆成、杨振华、王毓山等著书立说,编写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等生化著作,奠定了临床生化检验的理论基础。1980年代,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聚合酶链反应、生物传感器和基因芯片技术、固相酶、离子特异电极和多层膜片的“干化学”试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随后发展的生化仪器模块式设计,实现了一台仪器可用于常规、特殊生化、药物治疗、滥用药物、特种蛋白、免疫等多种项目的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灵活、经济实用,如Olympus 5400模块式生化仪,每个模块可完成500个//h检测。90年代以后,在临床生化检验领域又引进了原子吸收光谱、离子特异电极、气液相色谱仪以及生物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 用于各类微量元素、蛋白质、多肤、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尤其是对于目前热点—蛋白质组学更有重要作用,对于许多疾病将出现新的诊断指标,用于产前诊断、优生优育、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个方面,临床生化检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动化微量分析时代。另外,国内一大批年轻的临床生化工作者走出国门,分赴欧、美、日本等国留学、进修、参观、学习,回国后成为临床化学发展的生力军。在临床生化专业队伍中增加了不少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我国临床化学发展的主力,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生化检验的高速发展。三、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承担着防病治病的责任,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是由细菌检验医师来决定的。目前,我国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建国初期,我国一大批知名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谢少文、汤飞凡、王桢祥、锺惠澜、冯兰洲等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沙眼病毒(衣原体)是由我国汤飞凡及其同工黄元桐等在世界上首先培养成功的;麻疹病毒和麻疹疫苗亦是我国病毒学和儿科学专家王桢祥、诸福棠等研制成功;钟惠澜、冯兰洲等在黑热病、日本吸血虫病防治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当时在省市级医院检验科大多设有细菌室,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