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以后,寒食过去,花香渐远,花红渐稀。即便是翻腾了衣装,热闹了苏堤,强要留住春天,但春天又如何知道,又岂能强留。雨中花,渐渐颜色褪去;柳絮舞,奈何零落泥中。踏青的女子,再无追逐春色的意趣,停下了脚步。一艘两艘三艘船,叫来载人归去。人归去,春也归去。 点面结合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知识讲解 高考命题方式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 1.(2016·全国卷Ⅱ)为了突出 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 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2.(2011·湖北高考)两诗第三句 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 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 的作用。 3.(2010·全国卷Ⅱ)你认为这首 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结构技巧 行 文 方 式 开门见山 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层层深入 铺垫照应 首尾呼应 译文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注释①如:好像、似乎。②占:占卜。③雨膏:即“膏雨”,滋润土壤的雨水。④涸鳞:指处在干旱中的鱼,这里比喻遭受旱灾的百姓。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五)以小见大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诗歌表达技巧题的4大题型 结 束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沂水一中 魏继国 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广义) 抒情 记叙 议论 描写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15种) (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 正面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语实战练兵一.doc
- 经济生活第四课 生产和经济制度导学案.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总结.doc
-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x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 中国说》完整版公开课课件精品(完美版).pptx
- 2019-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形容词综合练习100题包含答案.docx
-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docx
- 四年级数学综合练习试题.doc
- 食品安全法对供应商资质证明和合格证明的要求.docx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习题:诗歌部分+第四单元+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docx
- 2019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ppt
- 全国1卷地区【百强校】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汇编:完形填空(含答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设计.docx
- 市场营销学-考试试题(一).doc
- 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检测.doc
- 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总结资料-词语复习总结.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复习与测试第1单元综合质量检测卷及答案.doc
- 高考病句专项训练.pptx
- 第4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