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语文中考阅读题说题 跨栏高手 〔马来西亚〕张依苹 ①小时候随母亲上街,母子俩总会比同时出门的邻居早到菜市场。我们从不顺着大路走,更不爱用斑马线和天桥。母亲最是会打算。 ②“喏,从这边到那边,至少得走一分钟。阿弟呀!你手脚灵巧,从栏杆爬过去得了!”她自己也应声跨了过去。母亲每天总忙得漏吃一二顿饭,也就比一般中年妇女轻盈,加上“训练有素”,手一撑,跳过及腰的围栏,根本易如等闲。 ③孩子们渐渐长大,父亲的生意开始赚得多,家里生活水准大大提高,也就买起汽车来。母亲不再走路上街,当然也没再表演“跨栏”。 ④我念小学,一直到初中,年幼时过马路的习惯还保留着。就在中四那年,同学广生被车撞得脚骨碎裂,听说是从街上的围栏跳下来时给货车碰到。结果,锯了一只脚,每天倚着拐杖。自此,我对“跨栏”敬而远之。 ⑤近年,自己加入有车阶级行列,不知不觉对街上的“爬栏”“跨栏”高手起了恶感。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忽地窜出一个人影,来个紧急刹车,不禁憋了一肚子气:不停下来么,难不成搞出第二个广生来! 2013年四川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 ⑥街上永远不乏此道中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略笨重的中年人,初出茅庐的儿童,老当益壮的老年人,围栏周遭一直都是热闹的。 ⑦母亲已届不惑之数,身子日形瘦小,简直皮肉见骨,精神更是一年比一年差,医生说,必须做些轻便的运动。 ⑧那天,带母亲上街散步,她见到围栏对面一间药铺,嘴里念着:“阿弟,我去前面买些参。”说罢手已扶住栏杆。我忙阻止:“阿妈,走那边吧!”到底人老了,没能翻过去,我倒松了一口气。 ⑨不经意地,眼光飘到远处的围栏。一个残废者正靠着围栏休息,然后缓缓把拐杖放到围栏的另一面,吃力地压着围栏的横柱,把身体一弹,过去了。只见他重新拿起拐杖,支在腋下,一跛一跛地横过马路。 ⑩我转回头,母亲正小心地钻过围栏的空隙。啊!清瘦了的母亲竟能穿过半尺宽的栏格。 ⑾不知何时,方才越栏的跛子已走至我们旁边。我下意识地看他一下,他的眼睛居然也盯着我。我不由得多看他一眼,脑海忽地闪出一个名字……“广生!” 13.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母亲最是会打算。 (2)围栏周遭一直都是热闹的。 14. 简要概括“我”对“跨栏”行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4分) 15. 第⑨自然段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请结合加点词语简要赏析。(4分) 16. 本文以“跨栏高手”为题,有何妙处?(6分) 2.解题预设和解题步骤 3.试题价值拓展 4.说题小结 1.命题立意和考点分析 ①文意把握的能力 ②词句理解的能力 ③要点概括的能力 ④内容探究的能力 ⑤作品感受的能力 在语文大纲中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有5个方面: 1.命题立意和考点分析 选文《跨栏高手》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适合初中生阅读。而且题目类型丰富,所考知识点较全面,既有句子的体味与赏析,又有文意的概括与领悟,既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鉴赏和探究能力。 1.命题立意和考点分析 题号 考点 能力立意 第13题 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 词句理解能力 第14题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文意把握和要点概括能力 第15题 文章中关键性的、精彩的语句的赏析 鉴赏评价能力 第16题 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分析探究能力 1.命题立意和考点分析 解题预设就是要在讲题之前分析学生对此类试题已具备的能力和不具备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最佳解题方法。 2.解题预设和解题步骤 已有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分析 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要学会领悟句子的深层含义。 考证学生实际能力,暴露其不足。找出学生解答此类题目易犯的错误。 学生解答过程中,会发现13题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在第一段和第六段。然后根据老师平时所讲的方法:在所要理解的句子(词语)前后找答案。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没有抓住关键词语,含义把握不准确。 第一步:学生自己作答 ①全面审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第一句中的“打算”,第二句中的“热闹”、“围栏”。 ②结合原文深入思考:第一句中母亲的打算是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打算;第二句中的“热闹”是指什么,“围栏周遭”又说明了什么。 ③得出答案:第一句是指母亲为了节省时间,打算跨过栏杆,横穿马路。第二句中的“热闹”一定是指很多人,在“围栏周遭”很热闹当然就是指很多人翻越栏杆,横穿马路。 第二步:学法指导 依据老师的方法指导,对已有答案进行再修改,再总结此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 总结: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A.抓关键词语:从理解关键词的深刻含义入手,就可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文档评论(0)